同伴玩家与网络游戏成瘾 ——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198911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电子智能设备不断更新,网络游戏也不断渗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活是他们心理和行为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以后步入社会的转折点,面对丰富多样琳琅满目的网络游戏吸引,如果学校和家长不对个体进行人生道路的指引,那么他们就很容易陷入网络游戏中。以往研究显示,同伴组团玩游戏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在游戏中获得的不同情绪体验与同伴关系和成瘾行为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以往网络游戏成瘾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同伴玩家比例问卷》、《同伴玩家关系修订量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和《网络游戏成瘾问卷》考察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情况,发放630份问卷,有效回收575份问卷,通过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整体的网络游戏成瘾率是5.2%,和我国当前青少面网络游戏成瘾现状比较,处于网络游戏成瘾现状的中等偏下水平。(2)在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每天游戏时间等方面,显示为男性比女性、大四毕业生比大一新生、城镇比农村、艺术类比文科、每天游戏时间长比时间短更容易网络游戏成瘾。(3)同伴玩家比例和同伴玩家关系得分越高,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程度性越高。(4)大学生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越多,网络游戏成瘾程度越高;消极情绪体验越高,网络游戏成瘾程度越低。(5)同伴玩家比例/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网络游戏成瘾,还会通过情绪体验对网络游戏成瘾产生间接影响,情绪体验在同伴玩家比例/关系和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视频的听译实践报告。源文本来自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于2019年暑期对清华大学采访视频。视频语言口语化明显,话语标记语丰富,语用功能多样,给翻译造成一定困难。文中多次出现的话语标记语well便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尽管前期文献中关于well的汉译已经有一些探讨,但主要针对的是日常话语中使用的well,并没有相关文献探讨采访类对话中well的翻译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将采访视
双重救济,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国行政机关对某些同类型进口商品在加收反补贴税的同时还加收了反倾销税,造成潜在的“重复计算”,因此对某些同类型商品使用了双反政策进而导致同一部分的补贴被二次抵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某一类商品在加收反补贴税的同时,加收反倾销税来抵消市场扭曲的时候存在着抵消交叠的情况。具体而言,补贴又可以划分成国内补贴和出口补贴两种,在这之中,不同的出口补贴条件下,美国行政当
当下,诸多人物类纪录片纷起涌现,影响力颇大。该类作品旗帜鲜明,内涵深刻,以流畅动人的叙事情节、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角度多样的创作手法深深打动观者的心灵。但这些选题多元,主题各异的作品,在叙事层面却产生了宏观角度叙事难以共鸣,微观角度讲述难以升华的问题。本文力求从现阶段官方纪录片语态表达和独立纪录片表述形态上着手,在分析我国人物类纪录片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针对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问题,提出在此类纪录片创
随着啦啦操传入我国,因其自身独特性及魅力,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及高校学生的喜爱。竞赛规则作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标准与指南,对啦啦操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而啦啦操赛事的举办又作为传播的一种方式,激励参与者以及进一步扩大啦啦操的影响力。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如何将编排与规则相结合获得优异成绩也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湖南省
参与式纪录片强调纪录片创作者积极主动地介入被拍摄者的生活,通过访谈或其它更为直接的交互方式,对被拍摄者的生活进行干预,并记录创作者干预后的客观世界,参与式纪录片认为,经过主观化地介入式创作之后,才能呈现更深层次的真实。纪录片《农村青年》的被拍摄者王超,是一位在城市工作的农村人,纪录片围绕着被拍摄者的生活环境,表现了他在城乡身份认同中的矛盾处境,并通过主观化地手段呈现了王超复杂的人物形象。本文以《农
体验消费时代,消费者不再仅注重产品本身,还开始追究多样化的购物方式,这一现象促进了渠道的融合,打破了渠道壁垒,新的零售模式也应运而生。全渠道零售是以消费体验为核心,那么,怎么实施全渠道提升消费体验是零售企业希望解决的问题。全渠道零售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许多内容需要深度研究,从消费体验角度深入的不多,因此本文选择这个研究领域。本文首先通过消费体验及内隐人格相关理论研究,初步确定了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的
本文关注的对象首先是在古代帝制中国社会通过“女扮男装”假扮男子获得男性特权的13位女性。其中,以“女扮男装”从军和“女扮男装”入仕的女性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是本文着重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采用历史学传统方法,以大量相关的历史文献为依据,以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全方位考查“女扮男装”的历史事实,解构她们的行为特征与差异,以寻找终极历史启示。第一章中,交代了古代社会
人们通常会将巫术看作愚昧落后的产物,这种偏见压抑着巫术长达数千年之久。实际上,把巫术仅仅看作是原始人愚钝和蒙昧产物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有很多西方学者都把巫术视为西方科学史的某种朴素的先导,认为巫术是人类在社会伊始尝试认识和理解环境的一种表现。巫术至今也还未完全退出社会生活的舞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巫术反而以更多变更广泛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针对巫术在互联网空间内的新表现,本文提出“电子巫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自由贸易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扩大国际贸易、吸引外国资本以及振兴本国经济而普遍采用的方式。为了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创新贸易制度体系,寻求新的增长路径,中国也积极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区域性自贸试验区,其制度创新主要关注推动贸易发展方式创新,促进贸易便利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贸易环境;促进投资领域开放,提升投资
本文以《电子合同工?定义电子竞技员工关系》(节选)翻译为例,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期待规范视角探讨信息类文本的翻译策略选择。该文本选自《美国商法杂志》,主要探讨了美国主流电子竞技联赛的组织结构和员工关系及其存在的合法性。依照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原文本属信息类文本,译文应当着重传达原文的指示性信息和概念性内容。切斯特曼指出,期待规范指的是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期待,这些期待一方面受到翻译传统和类似文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