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享受体验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手机相机的普遍使用,拍照成为数以百万人的日常普遍存在的活动,Stapinski(2013)和Wright(2012)研究发现企业负责人和艺术表演者认为拍照会破坏个人的享受体验并禁止在餐厅和音乐会拍照,Kreider(2015)认为拍照会给人们带来享受体验。尽管拍照比较普遍,但先前的研究很少探讨拍照对享受体验的影响。Csikszentmihal(1997)和Higgins(2006)认为参与度是影响享受体验的关键因素,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研究参与度对学生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较少研究参与度对个体享受体验的影响。Antonovsky(1979)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SOC)是一种心理倾向而非人格特质,是个体身心健康重要指标之一。Siliwer(2013)认为心理一致感不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而是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资源,更多的是在心理健康和享受体验方面起中介和调节作用。因此,更多地了解影响享受体验的因素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本研究包括三个实验,采用Kristin Diehl的研究范式,实验一使用情绪启动范式,分别启动被试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进一步探讨不同情绪状态下拍照组和不拍照组享受体验的差异。实验一,我们诱发被试的两种情绪通过观看电脑呈现的图片模拟拍照的体验,然而被试并没有亲身融入到真实的环境中。实验二,我们采用了另一种模式,请被试在实验室里参与了一项真正的手工艺品制作活动,探讨不同参与度下(高,低)拍照组和不拍照组享受体验的差异;实验三重点探讨了心理一致感的作用机制,发现心理一致感与享受体验呈正相关(r=.68,p<.01),拍照组个体的心理一致感水平要优于不拍照组个体的心理一致感水平(t=7.99,p<.001);心理一致感在拍照和享受体验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根据以上实验的研究结果,整理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积极情绪状态下拍照组的被试比不拍照组的被试有更多的享受体验;积极情绪状态下拍照组的被试比消极情绪状态拍照组的被试有更多的享受体验;(2)在工艺品制作的低参与组中,拍照的被试要比不拍照的被试有更多的享受体验;在工艺品制作的高参与组中,不拍照组的被试比拍照组被试有较多享受体验;(3)拍照、心理一致感和享受体验彼此均存在相关,拍照对享受体验有直接预测作用,心理一致感在拍照和享受体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