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尔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Th1/Th2平衡的影响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通过监测NRDS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0h、24h、48h、72h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及IgE的浓度、动脉血气、呼吸系统顺应性等呼吸机参数的变化,观察PS替代治疗的应用对缩短机械通气和氧暴露时间的影响,探讨IL-4、IFN-γ及IgE的浓度变化导致影响Th1/Th2平衡在NRDS患儿中的意义,以了解PS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肺部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为临床治疗NRDS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临沂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107名NRDS患儿中筛选患儿58名。有27名只给予机械通气和其他一般治疗,作为对照组,31名患儿除给予机械通气及一般支持治疗外,在入院后1h内应用固尔苏治疗,作为PS组。记录住院0h、24h、48h、72h的呼吸机参数并采用酶联反应法测量此四个时间点IL-4、IFN-γ及IgE的浓度。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0h-72h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持续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持续降低。从第24h开始,PS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的显著性一直持续到给药后72h,0h-72h两组患儿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持续降低,且分别观察第24h、48h和72h的指标可见,PS组患儿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通过机械通气等常规手段,对照组患儿0h-72h呼吸系统顺应性有所提高。从第24h开始,PS组患儿呼吸系统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h-24h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数均呈下降趋势,PS组患儿从第24h起其氧合指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4h-72h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数水平差异逐渐加大。两组患儿的血清IFN-γ水平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从给药第48小时起,PS组患儿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到第72h差距逐渐增大。两组患儿IL-4水平也有了不同幅度的提升,PS组提升幅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从第48h起PS组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一直持续至72h。通过IFN-γ和IL-4的浓度计算IFN-γ/IL-4,计算结果显示,不同干预方式下两组患儿的IFN-γ/IL-4均有所下降,PS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从第48小时开始显现。两组患儿IgE的浓度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对照组IgE的浓度上升较快,其速度显著高于PS组(P<0.05)。  结论:  1、证实了NRDS患儿体内存在炎症免疫反应失衡,通过观察血清IFN-γ、IL-4指标的变化得出该两种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NRDS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是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了NRDS患儿的死亡率。  2、固尔苏能够调节肺泡壁的张力,缓解肺泡萎陷,维持呼气末气量,提高呼吸系统顺应性,改善患儿的氧和状态,固尔苏联合机械通气能够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改善治疗效果。  3、固尔苏具有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IFN-γ浓度,提高抗炎因子IL-4浓度,拮抗致炎介质的致伤作用,下调患儿体内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并且使机体抗炎反应显著增强,活化Th1/Th2平衡,发挥其免疫保护作用。体内炎症反应的减轻可以减少血浆蛋白渗出,进一步减少肺表面活性剂失活或功能障碍,使其更好地发挥改善通气、减少肺气漏等合并症的作用,从而提高NRDS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其他文献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KPN)为临床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克雷伯菌属( klebsiella)。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近年来成为仅次于大肠杆菌的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细菌的病毒,它与宿主菌关系密切。一方面,溶原性噬菌体通过自身携带的外源性遗传物质改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异氟烷麻醉大鼠对常温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异氟烷抗炎作用参与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分为4组,每组8只:(1)PB-Sham组,大鼠行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PB)40mg﹒kg-1麻醉,进行手术但不阻断入肝血流。(2)PB-IR组,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行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IR)。(3)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