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大规模水电站群长期跨流域补偿优化调度方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水电事业发展迅猛,水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在水能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批大规模电力互联的跨流域梯级水电站群系统。在电网调度中,这些梯级水电站群规模巨大、送电范围广,其优化调度中面临着系统维数限制、不确定性和跨流域合作等关键技术难点。开展跨流域多梯级水电站群的优化调度方法的研究对提高电网决策效率,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南方电网的澜沧江、红水河、乌江等流域为研究背景,针对跨流域梯级水电站群的调度规则及长期优化调度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枯水期的发电调度决策的问题,提出了梯级水电站系统运行的限制出力规则机会约束优化模型。该模型以随机动态规划得到的水库初始调度规则为基础,建立两点限制出力规则。以各水库最小出力最大为目标,发电破坏率或保证率为约束条件,构建限制出力规则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凝聚函数替代目标函数,并且通过惩罚函数处理机会约束。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其中采用模糊优选方法进行个体评价。以澜沧江梯级水电站群为背景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方法可应用于调节性能好的梯级水电站群,以获得新的调度规则或修正已有调度规则,为枯水期发电调度决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2)我国西南地区大规模梯级水电站具有不同的投资和利益主体,在跨流域补偿调度中各主体的利益如何协调是提高发电决策可接受性的重要问题。为此,提出跨流域多主体效益均衡的分布式和集中式合作优化调度规则。分布式规则以各流域系统可发电量为状态变量,流域级的发电决策通过出力分配算法分解至流域内各水库。集中式规则以跨流域系统可发电量为状态变量,并在跨流域系统内分配总出力决策。以跨流域系统总出力最小值最大化为目标,在各流域最小发电量约束下建立集中式和分布式规则优化模型,并采用逐步变可行域的遗传算法求解。南方电网红水河、澜沧江、乌江三个流域梯级系统的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和方法能够在保证流域发电量的基础上,获得很好的跨流域补偿效果,对于跨流域联合调度实践中的效益协调问题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3)对于大规模跨流域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了跨流域水电站群长期优化调度的可变策略搜索求解算法。该方法以动态规划、离散微分动态规划、逐步优化、逐次逼近动态规划算法为基础,采用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方式连续求解两时段子问题,以达到处理复杂的约束条件、降低系统的求解规模和难度、有效降维的目的。中国南方电网实际,提出了跨流域水电站群长期优化调度可变策略搜索方法,构建了求解不同规模和特点的求解策略。以南方电网跨流域水电系统为背景的实例研究表明,提出的可变策略搜索算法可求解不同规模和目标函数形式的跨流域水电系统长期优化调度问题,具有强鲁棒性和适应性。对于跨流域水电站群长期补偿调度计划的制定,发挥跨流域水电站群综合效益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尽管中国已经拥有第三世界最大的航空工业体系,但与世界航空大国相比,中国的航空工业市场份额低、竞争力弱,还处在向市场化产业发展的转型阶段。1.布局分散。我国航空产业布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两肾一夹(2K1C)的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复合绝缘子由于其优越的电气特性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并对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复合绝缘子的材料特性,在运行不同年限后,将出现憎水性下降、机
储能技术作为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的技术支撑,将在电力系统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功率转换系统(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双向变换器是储能设备和电网之间的接口
抽水蓄能电站是现代电网的必然产物,在电力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绿色能源大发展的背景下,更需要发挥抽水蓄能电站调峰填谷、调频调相、旋转备用等快速响应的作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载日益增多,如整流器、变频器、UPS、家用电器及计算机等。这些非线性负载会产生谐波电流并注入到电网中,使电网中的电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工程造价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文章分析了
内容集中重点突出操作性强语文月刊VUWENYUEKAN2017年第8期《语文月刊》多年来第8期《高考优秀作文及升格导练专辑》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今年第8期本刊继续出版《高考优秀作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负载Lewis酸、无机盐类、单质碘、固体超强酸;分子筛、离子液体、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催化剂催化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的实验结果。
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概述了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定义、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3大关键技术,并对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