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化迈入了高速发展期,城市规模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及其周边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但由于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大量农民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加入了“三无”人群的行列,即“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成为游离于城乡社会之间的新的弱势群体,严重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正因如此,农村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问题已演变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征地补偿的公平正义为切入路径,力求在新公共行政的理论框架下,分析目前S市农村征地补偿中的现实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结合S市的实际,力图为实现农村征地补偿的公平正义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农村征地补偿的意义以及论文基本框架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征地补偿、新公共行政理论的内涵以及理论借鉴意义;第三部分,对S市农村征地补偿的现状进行表述并提出问题;第四部分,S市农村征地补偿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五部分,S市农村征地补偿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新公共行政的理论,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在结合S市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规范农村征地补偿行为,落实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核心价值;使政府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实行民主行政,尊重人民权利,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其中;构建灵活性和回应性的政府组织形态;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增强政府的自律性等措施,这对于完善中国的征地补偿的监督体制,维护公共利益和政府形象,对于征地补偿的的规范化、法治化、常态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