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认证协议的安全与隐私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传递消息来实现识别。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和隐私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部分RFID系统的标签在成本、存储、计算等方面都有限制,所以如何为低成本RFID系统提供有效的保护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RFID系统的安全现状,从攻击、模型、协议三个角度对RFID认证协议的安全和隐私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RFID系统中存在的安全威胁,比较了物理机制和认证协议机制的优劣,分别对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认证协议做了具体分析并指出协议中存在的攻击。然后基于可证明安全理论分析现有的两类安全隐私模型:标签不可分辨的模型和消息不可预测的模型,对一种最全面的标签不可分辨的模型进行改进,提出新的隐私定义。最后提出两个轻量级认证协议,一个是在HB+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另一个是运用置换运算设计了相应的协议,结果表明提出的协议在安全和效率上都有一定的提高。本文提出的改进模型为分析认证协议的隐私提供了依据,提出的两个轻量级认证协议可以有效实现低成本标签的安全认证。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服务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集群技术和云计算技术随之诞生并开始蓬勃发展,虚拟化技术作为实现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也越来越被关注。在虚拟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云存储技术的不断完善,大规模数据的处理机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在互联网应用中每天产生的大规模数据,本中心提出了面向双边资源整合服务模
在对计算机模拟MBR研究中,发现由于膜在空间上仅占据整个系统的很小一部分,造成了模拟中对膜过程实际现象进行充分、深入表达的需求与计算量限制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仿而不真
随着电生理仿真规模的大幅增加并随之而来的数据量的剧增,人们越来越需要一个能够实时可视化并且能够在计算过程中进行干预控制的电生理仿真系统。如何完成这样一个电生理仿真
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无穷无尽,清洁环保,已成为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风力发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风电机组工作环境恶劣,长期受到正常和极端温度、降雨、积雪、沙尘、太阳辐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各部件也必将不可避免随着运行时间的变化而老化,可靠性下降,导致故障发生,影响风电场的安全稳定。风力发电机作为风电机组故障率较高的部件,对其进行实时状态监测,及时发现故障征兆,确定合理的维护
人脸识别作为一种典型的生物特征鉴别方式,已经成为模式识别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人脸识别的应用也随之产生了新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时数据流成为数据信息中一种重要的数据形式,且已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流量控制、数据监测系统、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如何快速有效的从高速、大量的
目前,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加之社交网站、购物网站的普遍应用,手机注册的普遍性,用户手机号已成为商家广为利用的营销工具。随之而来的垃圾短信,不仅占用网络资源,干扰用户
分布式信源编码(Distributed Source Coding, DSC)主要研究多个信源的独立编码和联合解码。它的理论基础是Slepian-Wolf理论和Wyner-Ziv理论。分布式视频编码(Distributed Vi
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使智能电表、量测系统等应用增加,从而使数据的规模和种类呈直线式增长,海量电网数据的安全存储问题成为制约智能电网发展的瓶颈。云存储技术可以使用虚拟化技术把物理资源整合成统一的存储资源,支持海量数据的存储,其具有数据处理量大、灵活性强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可以解决海量电网数据的存储问题。但是使用云存储电网海量数据时,如何保证电网数据存储的完整性是智能电网云存储系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