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出了片状的[Bi6O6(OH)3](NO3)3·1.5H2O光催化剂。在合成过程中,研究了不同pH值,反应温度,时间,Bi3+离子浓度,以及添加剂对材料形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DR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物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下(λ≤420 nm),pH=0.72时,催化剂活性高于pH值高的时候。这主要归因于低pH值时促进了氧气的吸收。此外,以含有亚甲基蓝(MB)一甲基橙(MO),罗丹明B(RhB)一甲基橙(MO)的混合废水作为模拟工业废水,我们研究了在吸附及光催化降解染料混合物中分子结构和表面电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混合废水中,由于静电作用,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吸附和降解都有极大的提高;然而,在罗丹明B和甲基橙的混合废水中,由于竞争吸附,罗丹明B的降解很大程度上被甲基橙抑制了。这些研究发现帮我们了解包含一种以上污染物的实际废水中的降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