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选择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i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下,服务贸易飞速发展,服务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货物贸易,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国际贸易竞争力强弱的最重要指标。2011年10月后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五年的发展,其服务贸易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然而,和我国的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区相比,中原经济区服务贸易竞争力仍严重不足。中原经济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经济区,是我国未来经济新的增长板块和新的增长点。中原经济区正式成立才四年,研究中原经济区内容本就不多,具体到中原经济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更为少见。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强弱是一个地区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指标,因而,通过对中原经济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分析研究,进而结合中原经济区实际,为其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原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人民币国际化及利率市场化的趋势,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等机遇下,中原经济区要素优势尽显,其政策劣势也逐渐缩小,通过制定高效的贸易发展战略,抓住机遇,便可实现弯道超车,快速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实现中原崛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中原经济区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提高其竞争力的路径研究两个方面。本文的线索是首先从相关理论分析进而到现状分析,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接下来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从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指标将中原经济区和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对比评价分析,得出中原经济区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微弱的优势甚至是劣势的结论。然后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同时采纳了陈虹、章国荣归纳的评价指标,对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即以服务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科技水平、市场经济开放程度、政策条件这五项作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进而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实际提出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五大路径。主要包括,第一,变“人口基数大”的劣势为优势;第二,探索服务贸易“新”需求;第三,重视关联产业发展;第四,有效发挥政府智能;第五,把握历史机遇。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企业参与国际化的进程不尽相同。一部分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时,依然仅在国内市场生产销售,不会进入海外市场;另一部分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会进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边疆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是
百货行业是我国最先开放的行业之一,1992年五个特区、六个城市首先进行引资试点,一大批大型百货公司发展起来,推动了我国零售行业的发展进程。1998-2003年的通货紧缩和非典灾
电子商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步进入成熟稳定期。其显著的标志是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几家企业激烈竞争的寡头垄断情形,并且相互之间的网站设计和功能呈现出高度同
总结三年的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学习过程,提出要从阅读人类学原著开始,从总体上把握人类学理论体系,多读原著,精读名著。在此基础上,设计毕业论文,运用人类学参与观察的方法到田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为了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开始推广财税一体化。这一政策的改革,真正促进了各个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分析财税一体化的优势,阐述实现财税一体化的途
近年来,并购重组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业务整合、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并购交易越来越频繁,并购规模也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正经历由原来的股东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进出口贸易成本越来越被认为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非常有必要通过研究进出口贸易国际结算成本来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现代物流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电子商务的主体是供货商、消费者和第三方平台,电子商务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使得电子商务可以实现
近几年来,网络经济势头猛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一路攻城略地,但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电子商务的发展能适应市场环境,因此,社会化电子商务便应运而生。社会化电子商务的最大特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