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内酯醇通过调控转录因子GLI抗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gzfgz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作为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中最主要的亚型,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是妇科肿瘤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与Hedgehog(H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约14%的卵巢癌患者出现Hh信号通路成员的体细胞改变。因此,药物抑制Hh信号通路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抗肿瘤途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因其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生长的潜力而备受关注,但其参与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本研究旨在探索TPL是否可以通过调控Hh信号通路活性来影响EOC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行为,从而为TPL作为抗EOC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分子基础。研究方法与结果:第一章:雷公藤内酯醇通过抑制Hh信号通路活性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研究方法:1)采用CCK8法检测TPL在作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后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和A2780的毒性影响。利用EdU增殖实验检测TPL对SKOV3和A2780增殖能力影响。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TPL对SKOV3和A2780迁移及侵袭能力影响;2)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PL给药后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的Hh信号通路靶基因Ptch1、Gli1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TPL对Hh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3)采用CCK8和EdU增殖实验检测TPL对经Smo激动剂SAG进一步激活Hh信号通路活性的SKOV3和A278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TPL对经SAG进一步激活Hh信号通路活性的SKOV3和A2780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PL对经SAG进一步激活Hh信号通路活性的SKOV3和A2780细胞中的N-cadherin,E-cadherin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1)雷公藤内酯醇抑制SKOV3及A2780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TPL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及A2780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TPL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SKOV3及A2780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2)雷公藤内酯醇下调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Hh信号通路活性TPL以浓度及时间依赖的方式下调SKOV3及A2780细胞中Hh信号通路靶基因Ptch1、Gli1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TPL在HEK293T及NIH3T3细胞中均可显著抑制Hh信号通路活性。(3)雷公藤内酯醇通过抑制Hh信号通路活性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Smo激动剂SAG能有效促进SKOV3和A2780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而TPL给药后则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逆转SAG诱导的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SAG可明显上调N-cadherin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而TPL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逆转这结果。第二章:雷公藤内酯醇抑制Hh信号通路活性的分子机制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方法:1)采用BODIPY-cyclopamine竞争结合实验探索TPL是否通过靶向作用Smo来影响Hh信号通路活性。通过构建耐Smo抑制剂GDC0449的耐药突变质粒Smo D473H,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PL是否可以克服因Smo D473H产生的耐药。2)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探索TPL对过表达Gli1和Gli2的HEK293T细胞中Hh信号通路靶基因Ptch1和Bcl-2蛋白水平的影响。采用细胞内热稳定实验(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探索TPL的作用靶点。3)采用免疫荧光检测TPL对转录因子Gli1和Gli2细胞核和细胞质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PL对Gli1和Gli2蛋白稳定性的影响。4)构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A2780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TPL对卵巢移植瘤小鼠体重及皮下移植瘤瘤体体积和重量的影响。采用H&E染色检测TPL对小鼠重要脏器心、肝、肾的影响。采用IHC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移植瘤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Gli1和Gli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1)雷公藤内酯醇可以克服Smo D473H突变引起的耐药BODIPY-cyclopamine竞争结合实验的荧光定性实验及流式分析定量实验结果表明TPL不能同环靶明(cyclopamine)一样与BODIPY-cyclopamine竞争Smo的结合位点。较野生型Smo(Smo WT)相比,Smo突变质粒Smo D473H表现出明显的GDC0449耐药性,并且TPL能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有效的克服Smo D473H引起的耐药。(2)雷公藤内酯醇通过靶向作用Gli来抑制Hh信号通路活性TPL可下调过表达Gli1和Gli2后的HEK293T细胞中Hh信号通路靶基因Ptch1和Bcl-2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且,TPL被证实可以显著提高Gli1和Gli2蛋白热稳定性。(3)雷公藤内酯醇通过蛋白酶体降解途径降低Gli1和Gli2蛋白稳定性TPL对Hh信号通路的影响并非通过影响转录因子Gli1和Gli2的核定位。相较于单独使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联合使用TPL可显著加快转录因子Gli1及Gli2的蛋白质降解速率,研究进一步证实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干预后可显著逆转被TPL下调的Gli1和Gli2蛋白表达水平。(4)雷公藤内酯醇体内抑制A2780荷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将上皮卵巢癌细胞A2780接种于裸鼠右侧腹股沟处皮下,成功构建A2780皮下移植瘤模型。予雷公藤内酯醇(0.2mg/kg/d及0.4mg/kg/d)腹腔给药后可明显降低A2780荷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显著降低瘤体的重量,且对裸鼠的体重及一般状况没有显著的影响。并且,TPL在此次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下对裸鼠心脏、肝脏、肾脏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TPL可显著下调Ki-67、Pcna、Gli1和Gli2的阳性细胞表达水平。研究结论:1.雷公藤内酯醇以浓度及时间依赖的方式下调上皮性卵巢癌中的Hh信号通路活性;2.雷公藤内酯醇通过抑制Hh信号通路活性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及影响EMT过程;3.雷公藤内酯醇可以克服Smo D473H突变引起的耐药,并且可以通过蛋白酶体降解途径来促进Gli1和Gli2蛋白降解进而降低Hh信号通路活性;4.雷公藤内酯醇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A2780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及Hh信号通路活性;
其他文献
背景: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也是预后最差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乃至全球逐年上升,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胰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幸的是,是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只有少数(约15%-20%)的患者可以进行根治手术。对于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全身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
学位
研究背景:据2020年GLOBOCAN数据可知,新发癌症中肺癌排第二位(11.4%),死亡率占第一(18%),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新发肺癌患者的绝大多数,约为85%。是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沉重负担与难题。肺癌治疗不断迭代更新,精准肿瘤药物的概念逐渐形成,而开发新的靶点一直成为肺癌的研究热点。氯离子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中,细胞内氯离
学位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资本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调查454名在校大学生,通过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1)体育锻炼与领悟社会支持(r=0.37,P<0.01)、心理资本(r=0.44,P<0.01)和亲社会行为(r=0.41,P<0.01)之间分别呈正相关;(2)心理资本在体育锻炼中对亲社会行
期刊
第一部分日化用品化学物质与美国中老年人听力阈值之间的关系:一项横断面研究背景和目的: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是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然而目前除了听觉植入外还没有其他手段可以治疗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因此预防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发生至关重要。二苯甲酮-3、双酚A、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2,5-二氯苯酚和2,4-二氯苯
学位
背景:脑胶质瘤由于具有浸润性生长、肿瘤易侵及重要脑功能区等特点,手术往往难以完全切除病灶。为了治疗残余的肿瘤,目前国际上推荐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是手术后进行常规放疗或者同步放化疗。但有文献报道以及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发现一部分患者在忍受巨大身心痛苦以及可能严重后遗症的情况下接受放化疗,其治疗效果并非都是有效的,有的甚至恶化(病灶进展),这也是胶质瘤传统标准化治疗的一个重要缺陷所在。因此,术后标准化治疗效
学位
背景: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一种高效抗肿瘤的蒽环类抗生素。目前以DOX为基础的化疗仍是癌症治疗的基石。然而其剂量依赖性的心脏毒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且DOX诱导的心脏毒性(Doxorubicin-ioduced cardiotoxicity,DIC)最终可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然而目前尚未有良好的治疗方案能够减轻或预防DIC。因此,积极探索DIC的潜在机制及开
学位
背景及目的:大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肿瘤,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着人群健康。在目前的诊疗水平条件下,初诊为早期大肠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初诊为进展期的大肠癌患者,往往预后较差。所以寻找新的生物学靶分子对大肠癌进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大肠癌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是导致大肠癌从早期进展到晚期的最为关键的生物学过程。对这些生物学过程进行研究,并探索相关生物分
学位
背景: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治疗已成为治疗心律失常及严重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CIED相关感染是CIED术后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CIED治疗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了CIED治疗的增长速度。尽管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CIED植入术后一年内感染的发生率仍在2.3-3.4%之间。目前用于预防CIED感染的主要手段为术前抗生
学位
【背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 T)疗法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目前自体CAR T细胞疗法已被美国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准作为大B细胞淋巴瘤的二、三线治疗。但由于多数患者在经历多线化疗后常出现淋巴细胞缺乏及功能障碍等;同时自体CAR T细胞的制作是个体化的,等待周期长,部分患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所有恶性肿瘤第六位,PLC具有高度恶性、易进展及易复发等特点,因此其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高居第三位,仅次于肺癌与结直肠癌。而在我国,由于存在庞大基数的乙肝感染患者,PLC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其致死率则高居肿瘤致死的第二位,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及幸福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虽然得益于临床医生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