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钨(W18O49)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SS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激发了人们的危机意识。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积极寻找各种解决办法。由于太阳光是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因而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出路。自1972年藤岛和本田发现TiO2可以光催化水分解产氢以来,TiO2、NiO、WO3等半导体光催化剂被广泛研究。纳米尺寸的W_(18)O_(49),由于其独特的缺陷态结构,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本文采用简便的溶剂热方法合成纳米W_(18)O_(49),并对其光催化性能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他文献
摘要:粒重是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中遗传力最高的因子,增加粒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粒重受“源”、“库”、“流”水平的调控,在“流”方面,光合产物运输能力不强成为粒重的主要制约因素。蔗糖是植物体内光合产物运输与暂贮的主要形式,其转运能力直接影响水稻灌浆与充实。水稻蔗糖转运蛋白OsSUT1具有长距离运输蔗糖的功能,在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中起重要作用。为明确生育后期过表达OsSUT1基因对于碳水化合物和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