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差异现状及其主要构成因素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73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十一五规划建议”最新提出的八大经济区域划分的设想为基础,考察了近十年间我国地区发展差异的演变趋势,并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为基础建立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指标,以考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构成要素。本文选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系数等指标研究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并重点运用泰尔系数的分解测算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聚类、程度、趋势、来源和构成。 研究发现,无论是从简单的统计数据分析,还是将总差距水平按不同形式进行分解,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差距水平自90年代初以来均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距对总差距水平的贡献率都远远高于区域内差距,并由此影响总差距水平的变化。从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因素的角度,本文对各个指标近十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描述,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变化的影响情况。 虽然目前对地区差距的研究较多,但一般仅限于对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对其他相关指标的讨论较少,并且对区域的划分仅局限于传统的东中西三分法。本文在这方面作了补充。本文讨论最优的区域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区域差异状况;并采用一系列指标系统描述我国的区域差异情况,同时采用多种测量方法测算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总体差异进行分解,探讨总体差异的构成及来源。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次通货膨胀都伴随着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对粮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争论也一直存在。上述争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观点。第一
你坠入爱河了吗?  有人说爱情是盲目的,还有人说爱情无法解释。但英国的两位認知神经学家却说爱情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大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