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硫配施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形成及淀粉粒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ingsha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烟农19和山农22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硫配施对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对籽粒淀粉粒合成相关酶活性及籽粒淀粉的粒度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氮硫配施能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正常施氮处理下施硫对籽粒产量的提高效果高于低氮处理,低氮处理下施硫增产效果不显著。高硫处理不利于产量的继续提高。氮硫配施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作用显著。2.烟农19在N1水平下随施硫水平提高,千粒重的潜力值提高,有利于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提高平均灌浆速率,改善灌浆特性。本研究认为成熟期籽粒重受到平均灌浆速率及灌浆各时期平均灌浆
其他文献
新疆虽然占国土面积较大,但是人均可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紧缺,天然草场放牧压力大,饲草料不足和营养价值低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因此,本试验开展林下间作牧草,解决饲草料短缺和品质差等问题,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枣林下种植衡谷13(Setaria italica)、汾绿肥豆2号(Glycine max)、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和四个紫花苜蓿(Madicago sativa)品种,
学位
陆地棉是棉属的主要栽培种之一,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栽培种。早熟性状是棉花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本研究通过构建不同群体对陆地棉早熟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及QTL的定位,旨在找到调控陆地棉早熟性状的基因位点,为早熟性状的分子改良打下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基于组合Ⅰ(中棉所60×中棉所50)和组合Ⅱ(中棉所41×中棉所74)的四个世代群体P1、P2、F1、F2,分
学位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株型结构对产量具有较大影响。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部分陆地棉品种为无限果枝类型,果枝包含多个果节,可以无限生长;而零式果枝突变体通常表现为一节有限生长,甚至花芽直接分化于主茎叶腋处。零式果枝突变具有早熟、株型紧凑、花期集中的特点,因此,研究零式果枝突变对研究果枝发育,调控株型结构,使棉花株型紧凑,更加适于高密度种植和机采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组前期利用分子标记将海岛
学位
有研究表明新疆现行灌水量超出棉花生长实际所需水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使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试验以中棉所60(CCRI-60)和中棉所92(CCRI-92)为材料,在中棉所十团综合实验站设置调亏灌溉处理,通过调查调亏灌溉对棉花农艺性状、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明确了调亏灌溉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调亏灌溉会使土壤含水量降低。(2)调亏灌溉使棉花
学位
新疆一直是商品棉种植的最适宜地区和最大种植区域。为响应“减棉、稳粮、增畜、扩特”的政策和受国际棉花市场价格的影响,新疆单作棉花的种植面积近年来持续调减。在棉花的种植面积减少的局势下,为了保障棉花产销平衡与农户效益,各种果棉的间作模式应运而生并衍生成特色模式。但是,棉花生产仍以大田单作模式为主,且棉田大小苗现象日益严重,鉴于此些背景,当务之急是探析影响大田生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因子,改进、提升栽培管理
学位
近些年新疆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随着国家振兴奶业苜蓿行动、粮改饲等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苜蓿的种植。采用浅埋式滴灌技术种植苜蓿,产量得到了提高,但对其施肥技术研究较少,为此,本试验通过“3414”试验设计,研究施氮、磷、钾肥对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滴灌下施氮肥、磷、钾肥提高紫花苜蓿产量,提高产量0.79%~84.7%,其中N60P180K120处理苜蓿产量最高为35017.50 kg/
学位
花生是一种食、油兼用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消费和贸易出口国,而目前花生黄曲霉素超标已成为制约我国花生出口的重要食品安全问题,新疆属于西北内陆花生产区,是目前唯一没有花生黄曲霉病的省份,这一独特优势既可拓展国内的花生市场,又保证了花生产品的出口品质。新疆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使得花生的单产较高、品质较好,而花生在新疆却一直没有形成种植规模,主要原因是
学位
本次研究设置两种密度,比较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新疆塔里木棉区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生理光合及产量品质特性,从外部形态建成和内部生理及品质两个方面来分析比较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为该地区选择适合熟性棉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的生育期在两种密度下差异不明显。但是,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的生育期差异较大,早熟品种的生育期延长,中熟品种的生育期缩短,甚至比中早熟品种的
学位
果草间作体系有利于提高果园的综合经济效益,合理灌溉量既能提供适宜的水分、养分状况,又能避免两种作物激烈的水肥竞争,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因此筛选出科学有效的红枣苜蓿间作距离及合理的灌溉量,可以更精确地指导枣园间作苜蓿的管理,也为该区域枣苜间作技术科学、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本试验于2015~2016年在塔里木大学园艺站和塔里木大学高产栽培实验室进行红枣间作苜蓿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实验设计,以枣树苜
学位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天然纤维作物之一,棉纤维是天然纺织纤维最主要的来源,是纺织工业重要的原材料。棉花纤维含糖量是决定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棉铃的铃壳和纤维主要通过碳水化合物代谢积累纤维素,光合同化产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到库器官,给库器官生长发育提供能量。SWEET是糖转运蛋白,对糖有双向转运作用,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代谢过程,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首先测定了棉花不同组织中可溶性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