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基础设施能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尚无定论,一般而言,基础设施是与经济产出同步增长的——基础设施存量增加1%,GDP就会增加1%。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起着引导性的作用,一个健全有效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能够改进资源配置效率和推动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直接动力。随着北京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脚步的临近,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建设和发展时期。到2008年,北京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额将达3000多亿元,涉及城市交通、能源、水资源、城市环境、“城中村”改造、邮政通信以及郊区基础设施等方面。为了加快城市建设进程,保证《奥运行动规划》中各项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实现,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解决大规模集中建设时期资金供需矛盾,消除行政性垄断和国有资本垄断造成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减轻政府财政补贴负担,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些都要求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进行彻底地改革。因此,北京市必须适应新形势,改革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建立起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互为补充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北京市城市建设投融资的需求。本文选择了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作为研究主题,着重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革措施进行探讨。论文的主要结构是:第一章为全文的导论,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本篇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以及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第二章界定城市基础设施及其投融资体制。首先介绍了城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