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祭祀仪式中的扇鼓舞蹈身体语言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是对祭祀仪式中扇鼓舞蹈身体语言的定位,对比与总结。全文紧扣“身体语言”这一核心,首先分析扇鼓舞蹈与祭祀仪式的关系,对两种不同的扇鼓舞蹈类型进行定性。从扇鼓舞蹈形态特点与影响扇鼓舞蹈的文化因素两方面对比任庄扇鼓与朔州喜乐的异同,这两类扇鼓舞的共同点为具有建构祭祀仪式、强化祭祀仪式的神圣感、巩固民众社会关系的三大社会功能。最后尝试运用中国传统审美视角,剖析扇鼓舞蹈身体语言中的审美准则与宗教映射,发现“扇鼓”活动中的身体语言具有象征意义,构筑起当地民众对社会的认知观念与宗教信仰。鉴于此,本文基于舞蹈身体语言学的理论,借鉴舞蹈生态学、文化人类学、舞蹈美学、身体美学的方法,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分别分析扇鼓舞蹈的身体语言形成与言说。本文共包含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收集并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祭祀舞蹈的前沿与成果,梳理了有关祭祀舞蹈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理论。第二章从历时性角度研究祭祀仪式中扇鼓舞蹈身体语言的形成,从扇鼓舞蹈身体语言与祭祀仪式的关系、其形成的动力因素两方面,概述了祭祀仪式中的舞蹈类型与扇鼓舞蹈形成的原因。重点阐述了祭祀仪式与舞蹈的关系、祭祀仪式中的舞蹈类型、巫师的身体媒介、祭祀语境的设定等。第三章从共时性的角度,舞蹈生态学的视野出发,通过量化的方法来确定舞体形态特征并结合身体语言中的文化因素,重点对比了任庄扇鼓与朔州喜乐的舞蹈身体语言,揭示出扇鼓舞蹈身体语言在祭祀仪式语境下的言说方式。第四章为祭祀仪式中扇鼓舞蹈身体语言的美学意蕴的剖析,发现扇鼓舞蹈身体语言的建构原则与宗教映射。第五章对祭祀仪式中扇鼓舞蹈身体语言的形成、比较、美学意蕴进行了总结。探讨了未来工作可以延展的角度,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