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构投资者通常可以通过其对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偏重,形成一种重要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发挥积极作用,进而改善公司绩效。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类机构投资者获得了迅速发展。2007年底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的结束,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股权进入了全流通阶段,这让机构投资者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从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日益重要。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成为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业作为中国上市公司新兴的一个行业类别,发展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机构投资者的加入也将会为其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这两者的结合所带来的效应也有值得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借鉴作用。本文应用规范和实证两种研究方法,首先在回顾和梳理中外的相关成果和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外机构投资者跟上市公司的绩效相关关系的研究历程、进展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对象,选取2007—2010年沪、深两市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在统计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绝对和相对持股比例变化之后,运用比较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的绝对比例和相对比例对上市公司不同绩效指标影响的大小。结果表明:在信息技术行业,机构投资者绝对持股比例和相对持股比例对本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机构投资者在股权结构中的持股比例越高,对公司中大股东的制衡度越高,公司绩效会越好。机构持股比例对以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为代表的公司绩效影响效果比净资产收益率代表的公司绩效影响效果明显。本文研究结果对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都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从完善制度环境,发展机构投资者,加深机构投资者在公司中的参与程度以改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绩效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和信息技术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