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热潮。产业的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探讨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及影响因素在我国既要实现低碳转型又要稳定就业的形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根据产业关联理论,选取影响力系数指标,分析产业低碳发展的影响力。然后采用部分消费内生化的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测算各产业的就业效应(包括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引致效应),最后运用基于部分消费内生化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的加权平均结构分解方法对我国各产业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并以中国2000-2017年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重化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以及建筑业等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了大量碳排放,在我国产业低碳转型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这些产业。技术密集型和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服务业将成为我国产业低碳转型中优先发展的产业。就业效应测算结果显示,除了农业和服务业,其他产业的直接效应普遍较低,大部分产业的间接效应起主导作用,占总效应的比例在40%-70%之间,引致效应占总效应比例大多在20%左右,间接效应和引致效应对就业的潜在影响更明显。就业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各产业的就业增长均起负向作用。技术升级对于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内生消费系数和内生收入系数对于就业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最终需求规模的增加抵消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就业量下降,国内需求的增长是我国产业就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近年来出口对于就业增长的贡献降低,消费逐渐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产业低碳转型要立足于国情和发展阶段,兼顾产业之间的经济和碳排放关联,充分考虑对就业的影响。产业低碳发展应该主要依靠国内需求,降低对于出口的依赖。通过积极扩大消费,引导消费升级,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在扩大消费的同时应减少盲目投资,重视合理投资的作用,协调消费和投资的比例,使它们更好地发挥就业促进作用。这些建议将有助于我国走好产业的低碳转型和就业协调的低碳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