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uC-Wen本构对桥墩滞回参数识别的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抗震设计主要分两个思路:减隔震抗震设计和延性抗震设计。减隔震装置能够通过自身耗能,保护结构,更换方便,成本较低:对于高墩等减隔震装置效果不明显的非常规桥梁结构,延性抗震体系依然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于支座处易产生反方向力,基层土不稳定或者是软士层地区,采用减隔震抗震体系效果不明显,延性抗震体系效果较好。延性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研究墩柱的耗能性能。  以某四跨混凝土连续梁桥中跨桥墩为原型,本文建立Opensees数值计算模型,并按照1∶2.5的比例浇筑混凝土桥墩,做低周往复试验。以Bouc-Wen本构为参数识别的基础,通过对桥墩滞回特性的研究来描述桥梁的抗震性能。本文研究重点如下:  (1)基于原有对结构滞回特性研究的片而性,本文引用光滑恢复力本构模型。以Opensees有限元软件为数值模拟平台,从桥梁延性抗震设计的角度分析结构抗震性能。引入Bouc-Wen本构模型,分析该本构各个控制参数的取值对整个滞回环所带来的影响,进而分析各参数在滞回曲线形状控制中的作用。整个过程通过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中通过控制其他参数不变,改变其中一个参数的办法来分析其变化过程。  (2)应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四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模型,选择中间墩柱部分做低周往复试验,绘制出中间跨墩柱的墩顶力-位移曲线。再基于Bouc-Wen本构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识别出原有力-位移滞回曲线的滞回特性参数。将所识别的参数带入原有数值模型中,得到新的识别曲线,把两曲线放置于同一图幅中,对比两滞回环吻合度。  (3)结构滞回特性是结构自身本质属性,不因外界荷载产生改变。本文改变加载制度,同样得到低周往复试验分析曲线。再将规则一下曲线的参数识别结果带入规则二加载条件下,得到新的识别曲线,再把识别曲线与初始曲线放同一图幅试比较,再次比较滞回环的吻合度。  (4)对物理试验中桥墩做低周往复,分别取出其弹性阶段、峰值阶段、承载力下降阶段以及破坏阶段,并识别各阶段滞回参数,分析各个参数在滞回曲线中的影响。  (5)将Bouc-Wen本构模型引入物理试验,本文对桥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进行参数识别,得出桥墩的滞回曲线形状控制参数即反应该桥墩物理模型真实的材料本构。通过作动器给相同模型施加一个地震作用,得到物理试验的滞回环。把同样的地震波与低周往复试验中的识别参数带入到数值模拟的桥墩模型中去,得到识别参数的数值模拟曲线。两条曲线进行最大承载力及曲线形状的对比,分析其特点。
其他文献
钢结构框架体系一般纵横两个方向均为框架,H形梁与H形柱的强轴连接比较简单,而对于H形梁与H形柱弱轴连接则较复杂,一般情况下需要按一定的坡比将水平连接板制作成梯形板因为梁翼
学位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很多老矿山都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因此有效回收残留矿体,延长企业服务年限,充分利用有限矿产资源意义重大。然而对于松散充填体下水平矿柱的回采不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务必要修建在膨胀土地基上。然而膨胀土是一种多裂隙、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流变特性显著的特殊土。正是因为对膨胀土的这种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已经成为进一步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材料动力学及材料非线性领域。本文的工作内容就是在大量查阅相关
地震、火灾、爆炸及恐怖袭击事件的频繁发生所导致的结构倒塌事故已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对结构进行合理的抗倒塌设计已受到全世界工程界的普遍关注。作为结构
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的脚步一日千里,随着城市的扩建与发展,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现象日显突出。因此,城市规划又将地上转到地下。大量事实表明,地下工程的大量开发
为提高结构的抗地震倒塌性能,国内外学者考虑结构的性态及能量耗散能力提出了不同的结构性态设计方法。宋彬[1]基于最大有效滞回耗能谱提出了近场地震下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
学位
消能减震控制是当前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采用粘滞阻尼器进行被动控制的方法,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减震效果明显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