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公共产品差别供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义务教育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义务教育供给的城乡差别为例,深入分析公共产品差别供给问题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可能是长期的负面影响。本文在研究发达国家政府如何解决城乡公共产品差别供给问题的实践活动基础上,总结有益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特点提出完善我国公共产品普遍提供的一般原则、政策取向。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从公共产品扩展定义出发,提出凡是涉及保护公民自由,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基本发展能力改善的公共产品与劳务均须由政府保障并实行普遍供给的观点。本文借助阿玛蒂亚·森的经济理论,论证了消除公共产品城乡差别供给,既实行普遍提供的社会经济意义。 第二章,首先,通过统计观察,说明了目前我国在一些重要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的城乡差别问题的严重性。其次,对造成上述问题的各类主要原因,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最后,以义务教育为例,阐释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所可能引发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第三章,根据对发达国家的公共产品普遍提供的考察,分析了(政府承担、承诺)公共产品普遍提供,或非差别提供的责任的制度保障。尔后,仍以义务教育为例,考察了典型国家的政府在实行义务教育普遍提供方面的公共政策和一些具体做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我国政府改进公共产品普遍提供活动的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第四章,首先,笔者强调指出,目前我国政府解决某些重要公共产品城乡差别提供问题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其次,借鉴发达国家的一般经验,以义务教育为例,提出解决公共产品城乡差别供给的对策建议。应该说明的是,这些对策建议对于解决其他类型的公共产品城乡差别供给问题也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对非系统风险的研究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当今解决资产定价困惑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分别从市场和行业层面,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非系统风险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
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给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与经营活动的内容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金融领域为了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求变化,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活动。这些活动使得信用得到了飞速
【一般将来时】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者存在的状态。通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如tomorrow, the day after tomorrow, next year, next month, next week, in 100 years等。  Ⅰ. be going to do(动词原形)结构:表示打算、准备做的事情或者肯定要发生的事情。  例:It is going
朱德总司令当年战斗在太行山,虽然年过半百,但仍然和战友们一样,吃的是小米、野菜和树叶,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衣裳,住的是当地老百姓的农家土房。有一次,警卫班战士小李在送信途中,见老乡采集榆树叶(当地人叫榆钱),便也采了满满一碗,放上盐和醋,让朱老总吃。朱老总看着这碗榆钱,对警卫战士小李说:“老乡们的生活非常困难。拿榆钱当饭吃,我们吃了,老乡们吃啥?我们是工农子弟兵,要时刻想着老百姓的利益,哪怕是一碗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