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型颈椎病,本病症状复杂,缠绵难愈,重则可致残,严重影响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本病治疗方法种类繁多,针刺疗法是非手术疗法中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穴位埋线作为一种疗效明确、安全简便、省时经济的绿色疗法,其治疗所需时间短,治疗间隔周期长,疗效持久,易被患者接受。本实验从研究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出发,探讨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探求一种安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规治疗方案。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评估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便促进该疗法的应用与推广。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颈夹脊穴(C5-C7)、曲池、外关、合谷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颈夹脊穴、曲池、外关、合谷常规针刺治疗。穴位埋线组每周1次,治疗两周;常规针刺组每周6次,治疗两周,以两周为一个疗程。并依据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第一个月的颈椎病疗效评分表及简式McGill疼痛问卷的分值进行统计分析,对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观测指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基本做到组间平衡。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颈椎病疗效评分表积分及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进行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分析及两组间治疗后疗效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病情、疼痛程度均有明显改善,穴位埋线组的疗效更优于常规针刺组。按照本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分析,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33.3%,显效率为46.7%,有效率为1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13.3%,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0%。结果显示两组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且穴位埋线组疗效更优于常规针刺组。疗程结束一个月后进行随访,对治疗结束后与疗程结束一月后的颈椎病疗效评分表积分及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一个月后两组病情均趋于稳定,较前无明显差异。结论一、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都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穴位埋线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上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二、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都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治疗组在疼痛症状上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三、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的80%。四、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济、安全、有效,值得针灸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正>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以来,本雅明就开始了关于现代性城市"19世纪的首都——巴黎"庞杂历史的研究。如果说初期的研究还处于一种断断续续的状态,慢慢地本雅明就把全部的精力
海滩养护是近年来国内外备受推崇的海岸防护措施。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于海岸防护及岸线恢复工作更加重视,加强海滩养护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研究是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
伴随着中国古代戏曲的逐步繁盛,戏曲表演理论也在不断深入化、系统化。明代,戏曲搬演理论进入其发展历程中的发达时期。潘之恒以其鲜明独特的戏曲表演理论和戏曲表演审美理论
本文采用表面氧化法在紫铜上制备出氧化铜表面,经低表面能物质月桂酸修饰后,氧化时间大于30分钟的表面呈现超疏水性。XRD表征发现Cu经氧化脱水最终形成CuO;SEM表征发现紫铜的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全胸腔镜下以肺叶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65例。采取3个切口,观
天山北部的山盆系统由山地植被垂直带系统和荒漠盆地的同心环形 (地质 地貌 )植被地带所构成。该系统包括 :山地、山前倾斜平原和古老冲积平原 3个“圈”和其下的高山带、山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研究方法,通过对2012年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单打马龙的半决赛和决赛的视频观察,统计出马龙这两场比赛中应用单一步法的种类和次数、
试验以17种野菜食用部位为材料,测定了其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含量。试验表明,刺五加样品中的硝酸盐含量最高,为9 912.50 mg/kg;其次是荠菜,硝酸盐含量为6 550.00 mg/kg,二者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猛,物流信息化建设日趋迫切。而物流信息的采集则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起点,没有物流信息的采集,物流信息化就成了“无米之炊”。近年
弯管成形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在弯管生产与变形理论方面仍有待加强研究。采用经典力学分析与生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有芯弯管机的主要结构芯棒及弯曲模槽形状进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