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国家统一观比较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台湾一直孤悬海外,中国也因此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尚未实现完全统一的国家。1776年7月4日,美国正式宣布独立。可仅80余年后,南北各州就因对奴隶制的严重分歧爆发了持续四年之久的内战,最终在林肯率领的北方顽强战斗下联邦才得以复归统一。统一是国家稳定存在的前提,任何一个国家在统一与反分裂问题上都有其认识和观念,但又因为面临的反分裂压力、历史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导致观念的内容、特点各有千秋。故而,梳理比较中美国家统一观的内容和异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中美两国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关于国家统一的法律和制度以及领导人的观念等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发现两国国家统一观的相同或相似点包括:第一,在民族认同上,中美两国都体现了国家民族的建构,都重视语言对民族认同的作用,也都面临着复杂的民族认同问题;在国家认同上,战争和革命铸就了两国的国家精神,两国的建立和治理体现了人民的主体性,也都有国家民族的认同基础,都具有较高凝聚力的政治价值基础,都体现了国家符号的象征意义。第二,在法制上,两国宪法皆未赋予地方分离权,《反分裂国家法》与《反脱离联邦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美国联邦刑法典》等法律皆有相似之处。第三,在领导人观念上,两国都表现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坚定性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策略灵活性,都重视宪法和法律以及经济生活一体化的作用,同时坚决反对外来势力干涉国家统一进程。不同点包括:第一,在民族认同上,两国的国家民族认同、国民特性的发展趋向以及构建民族认同的方式存有不同;在国家认同上,两国历史底蕴、认同结构、意识形态以及建构方式均存差异。第二,在法制上,主要表现为法系、宪法、法律、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以及国家权力关系等方面的差异。第三,在领导人观念上,主要在历时性、共时性、认同结构、政治理念、对内对外以及看待战争作用等方面存有不同。通过梳理中美统分史、比较两国国家统一观的异同可知,国家统一是经济繁荣的奠基石,法律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建构认同是维持国家统一的根本之策。新中国成立以来,台湾一直游离在祖国大陆之外,中国承受的反分裂和促统一的压力重大,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一个巨大风险点。两岸虽未实现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事实从未改变,只有继续坚持“九二共识”的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各方同心协力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两制”台湾方案,才能完成国家统一之伟业,实现两岸全体中国人共商共治共享共赢的局面。
其他文献
我国民法学界一直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如何承担侵权责任争论不休,《民法典》颁布之后,对于债权如何受侵权责任编调整尚未形成共识。尤其在司法裁判中由于立法对第三人侵害债权侵权责任并没有明文规定,导致司法适用规则不一、同案不同判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从司法裁判出发,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第三人侵害债权侵权责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以统一司法裁判规则。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
学位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本质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一项重要经济工作。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导向,研究如何促进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等收入群体这一概念源自马克思恩格斯阶级阶层理论中的中等阶级、中间阶层等概念,但又不仅仅以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来作为划分标准。为进一步研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本质和现状,探究如何有效培育中等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依靠互联网生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但同时也伴随产生不少相关的犯罪行为,因此,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诈骗犯罪的具体情况如何界定,成为了刑法学界的热点问题。按照行为的不同,第三方支付中的诈骗犯罪行为,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别:利用个人信息取财型诈骗犯罪、利用虚假交易平台骗财型诈骗犯罪、利用虚假信息等手段骗财型诈骗犯罪以及利用平台漏洞取财型犯罪。目前我国对于第三方支付
学位
如今,医患矛盾屡见不鲜,其中涉及到各方主体的切身利益,处理起来往往进退维谷。医疗事故正是诱发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当前医疗事故罪未充分发挥自身的规制功能,并且在团队合作成为医疗作业普遍形式的背景下,刑法只追究直接行为人的做法造成了“头脑无罪,手脚有罪”的现象。因此,医疗事故罪亟需引入监督过失理论以追究作为监督者的高级医务者的过失责任。文章以医疗事故罪中的监督过失为题,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通过
学位
海外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海外延伸,是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的海外利益是世界强国的标志之一。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国家利益不断超越传统地理界线向海外延伸,中国逐渐发展成为海外利益大国,维护和拓展海外利益成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维护和拓展海外利益上升为中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对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外能源利益是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拓展海外
学位
随着国际关系不断深入发展,国家间复合相互依赖日益紧密,逐渐进入互动共生的时代。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等领域成为国际关系学者研究的理论增长点。新的时代背景为文化外交发展提供了特殊的国际环境,也对文化外交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机制的设定是事关文化外交发展的基础性要素。美国是当前运用文化外交最为娴熟、文化外交机制较为完善的国家。其在文化外交的管理模式、角色参与、立
学位
近年来,中期票据、公司债和企业债等信用债券的成交量明显增加,信用债券种类不断增多,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大我国直接融资比例,深化资本市场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2014年以来,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信用债券的发展,而债券违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失信行为,因此,研究违约冲击和社会信任对于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9至2019年中国债券市场的发行数据和债券违约事件数据,通过控
学位
2016年之后,对美国作为盟友可靠性的怀疑、新兴大国的崛起、英国脱欧所造成的欧洲一体化危机,再加上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这些因素合力推动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加快欧洲战略自主的实践。2016年欧盟在新的全球战略即《共同愿景,共同行动:一个更强大的欧洲——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全球战略》(以下简称2016年欧盟《全球战略》)中正式将“战略自主”作为自身的目标,试图通过推
学位
一般认为,华人大量涌入美国是在19世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时期,当时的华工成为美国西部建设的主要劳动力。但是,随着美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勤劳廉价的华工受到了美国政府和社会的严重歧视和排斥。而后,在美国华裔的努力下,他们获得了被美国社会认可的公民地位。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美国的少数族裔被视为政治系统内部的重要政治主体。通过选举制度,他们利用手中的选票实现政治目标,影响美国对其母国的外交政策
学位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遵循的集中表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内涵在于,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奋斗的目标,始终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找寻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它不仅体现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成功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奥秘,同时也彰显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