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微孔膜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ue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氯乙烯(PV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及价廉易得等,已成为重要的膜材料之一。本文为丰富PVC微孔膜结构和提高膜性能,围绕PVC成膜体系多重微孔构建进行系统研究,得到不同层次孔的形成与膜结构性能的关系。   结合三元相图研究了PVC溶液成膜体系的相分离行为及其分相过程对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浊点线性关系适合PVC/DMAc/H2O体系;该体系以液液分相为主,添加剂的加入促进了分相,提高了PVC膜的通透性。以PVC为基质相,二氧化硅(SiO2)为分散相,采用溶液相转化法制备了具有多重微孔结构PVC/SiO2共混膜。结果表明,SiO2适量加入可抑制大孔生长并促进了界面微孔的形成,提高了膜的通透性和力学性能;聚乙二醇(PEG)的加入,形成更多的溶出孔,有利于界面微孔的贯通;拉伸孔的形成增加了PVC/SiO2共混膜中界面微孔的数量,提高了膜的通透性和玻璃化温度(Tg)。   研究了PVC/PAN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分析了界面微孔形成与膜结构性能的关系,发现PVC/PAN是不相容体系,有利于共混体系界面微孔形成。同时对溶液相转化法得到的PVC/PAN/SiO2共混中空纤维膜,进行水解改性。结果表明,PAN中的氰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酰胺基或羧基,有效改善了共混膜表面亲水性,提高了其抗污染性;同时赋予共混膜pH值响应性。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PVC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即螺杆挤出纺丝法(SESM)。采用SESM法制备了高强度、大通量的PVC中空纤维膜。研究了PVC成膜体系组成、拉伸、温度、等条件对膜结构性能影响。表明,拉伸倍数3.5倍,热处理温度50℃,水通量达958 L·m-2·h-1,对碳素墨水的截留率为60.8%,断裂强度为15MPa,孔隙率67%,孔径分布在0.1μm-0.24μm。以PVC为基质相,SiO2、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分散相,采用SESM法制备了具有多重微孔结构的改性PVC共混中空纤维膜(包括PVC/SiO2共混中空纤维膜和PVC/LDPE/SiO2共混中空纤维膜)。结果表明,SiO2含量较低时,膜为均匀的多孔形态;含量较高时,粒子分散困难,膜内有大孔缺陷存在。部分SiO2溶出,减小了膜的平均孔径,降低了微孔间的曲折度,提高了膜的通透性和抗压性。伴随拉伸孔的形成,PVC/LDPE/SiO2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内外表面出现较为明显的多重微孔结构,提高了PVC/LDPE/SiO2共混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和孔隙率。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得到了大力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知识群体及消费群体,而高职学生作
近年来,吸湿排汗型面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因其服用舒适性以及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逐渐成为特殊功能纺织品研究中的热点。本文以棉纱线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其结构使其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配电网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微电网技术的引入能够形成智能控制配电网络,起到了良好的能源调节和管理作
电脑横机必须通过花型准备系统完成花型的设计,由于国内花型准备系统的研发起步较晚,与国外先进设计软件相比在功能上还有很大差距,制约了国产电脑横机的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花
本文将胶原蛋白与聚乙烯醇(PVA)水溶液按一定比例复合,加入交联剂AlCl3得到稳定的复合纺丝原液。通过对复合纺丝原液的基本性质和流变性的分析,考察了其纺丝性能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最佳纺丝条件,得到了新型复合蛋白纤维,并对这种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胶原蛋白/PVA复合纺丝原液的最优配制条件为:反应温度70℃;复合原液的浓度为15%;胶原蛋白/聚乙烯醇的比例为4:6;交联剂AlC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结直肠癌患病的危险因素,为构建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哈佛癌症风险指数方法改良后适用于我国人群的癌症风险评估系统,对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些年,武装战线人员流动大,班子更新快,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不断充实人武战线。来自不同军兵种、不同单位的军官组成新的党委班子后,党委书记怎样当好“班长”?本文的经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