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hunzh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赋是与诗、词、曲等并列而谈的文学体裁,它以其汉大赋的发展高峰,给与后世文学作品的营养,以及历代各种类型的发展嬗变,而获得了愈来愈多的学术注意。但是作为被研究的对象,赋有个一直被有意无意忽略的区域,并在其中已经求得了令人惊喜的发展空间:除了历代各种类型的独立赋作,宋元以后,赋还大量寄存于传奇、话本、戏曲、古典小说等其他通俗文体中。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在明代著名的小说中以赋作的形式存在的段落,一般的标志为在“但见”、“怎见得”、“有赋为证”等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部分,诗、词、曲、歌谣等韵文除外。其基本特点是:有领起语;以骈语为主的骈散结合的句式,惯用赋体对,连珠对,隔句对,四字句总分粘连对形式等;有的押韵有的不押;长于罗列和铺陈;有的以完整赋文出现,有的以段落形式出现,有的只以几个句子出现;往往在篇末用“正是”“真是”等字标出四句诗或两句短诗;与文人赋相同之处在句式词语上,但又因为其不避重复、雅俗相间、文白混杂而迥别于文人赋。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是在明代小说的大发展时期,雅赋和俗赋附着于小说这个载体后所承担的功能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两个支流在穿越其他文体的地盘中怎样融入、嬗变,怎样挥洒着属于自己的色彩。笔者以赋为主线,贯穿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几部小说,从文献学的角度选取了较为可靠的版本,通过对散落在其中的赋作片段作客观的综合、归纳、分析、对比、述评等方法,根据文本中含赋的真实情况,探讨了它各方面的应用及价值,提供了从明代赋史和小说文体以及民俗学等新的视角来研究这些被忽略的赋作段落的价值。本论文通过考察发现:赋作在明代小说中的繁盛局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蜕变过程;赋不仅对小说有文本之内的意义,如俗赋除了和诗词曲等在小说中起到了作为韵文的一般作用,俗赋还承担了其他韵文文体不能承担的任务,如对于世态风俗的细致描绘,对于村夫走卒等下层人民的大量活泼描写等等;俗赋还发挥了更多的文本之外的影响,如关于明代社会大量的民俗学资料都可以在赋段落中找到,并在更生动更直观的画面描写方面胜于有关的历史记,还可以为前代中就露出端倪的赋对诗词等韵文题材的灌溉提供文学的证据。
其他文献
《说储》撰者陈禹谟,江苏常熟人。万历十五年(1587)《说储》八卷初稿形成,万历三十七年(1609)《说储》八卷和《二集》八卷最终定稿并付梓。有关《说储》的著录文献颇丰,惟《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存货管理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头等要务。文章从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经营愈来愈复杂,我国寿险公司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运用先进手段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的重要性。ERP(企业资源计划)体现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
<正> 我们采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四神丸三种中成药,治疗久泄24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一、病例选择经常腹痛,大便次数多,时溏时泻,泻后痛减,日久不愈,食少脘
清代词坛的复兴与女性文学的繁荣近年来已受到海内外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经统计,《全清词·顺康卷》及《全清词·顺康卷补编》去除重收、误收的词人和词作,共得女词人427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传播学的交叉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文章对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果及进展作了一个简要回顾,并对未来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展
言情小说是通俗文学中长盛不衰的一类。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言情小说的缤纷发展,是香港通俗文学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现象。以亦舒、李碧华、梁凤仪为代表的香港女性言情
改革开放之后朝鲜族女性作家大量出现,她们把女性特有的女性主义融入到作品之中,而且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并产生了共鸣。朝鲜族女性作家的创作不仅是对男性中心主义创作的一种新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新"更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核心"的内涵式城镇化。如何在国家大的战略背景下兼顾少数民族固有的民族特质传承,构建适宜少数民族地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近些年,国内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