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砖砌体组合柱受压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钢板-砖砌体组合加固柱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次试验共进行了4根钢板-砖砌体组合柱的静载试验,分别考虑了钢板厚度、粘结材料类型和偏心距三个影响因素。分析了组合柱的破坏过程与形态、承载力、荷载-变形曲线、钢板的轴向、横向应变发展特点,以及偏心受压柱中部截面的应变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组合柱的破坏始于钢板的局部压曲失稳;承载力主要与钢板厚度和粘结材料类型有关,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大、灌注材料的粘结性能增加,承载力与延性均增大;钢板的轴向应变存在应力重分布,柱中截面的角部横向应变小于中部等。 根据钢板和砌体的受力特点,本文定义了轴心、偏心受压组合短柱的极限状态。按照轴心荷载作用下组合短柱的工作机理,极限承载力分两部分计算,包括:(1)按照修正约束模型推导有侧向约束条件下的核心砌体强度计算公式;(2)按照能量法原理推导核心砌体支撑下的钢板弹性屈曲荷载,并以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的钢板屈曲后强度作为极限承载力计算的强度值。偏心受压短柱以截面完全发展塑性作为其极限状态,按照核心砌体是否参与工作分两种情况给出了偏压短柱的M-N曲线。此外,本文还给出了建议的中长柱承载力计算公式。 最后,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轴心、偏心受压短柱的受力性能,通过改变钢板厚度和砌体强度进行了参数分析,并对工程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以饱和裂隙岩体中高放核废料地下处置库方案规划为背景,首先,论述了裂隙岩体渗流-传热耦合的基本理论;然后,针对核废料地下处置库概念模型提出了考虑单裂隙岩体两侧岩层
构件预制化是地下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配式管道以其受力合理、结构轻便、施工便捷等众多优点,在国内外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广泛应用。管道承受的土压力是管道结
随着现代工程的发展,复合材料柱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不规则建筑物应运而生,它们在地震中所受的扭转作用不容忽视。故对于复合柱扭转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对裂纹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腹板嵌入式钢—混凝土组合梁。腹板嵌入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钢梁为倒T形截面,在腹板上部开出等腰梯形槽并嵌入到混凝土翼板中形成抗剪连接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胶结材料将碳纤维材料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从而达到对结构构件补强加固及改善结构受力性
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软土地区城市工程建设引起的地面沉降与灾害评价研究”(No.50478072)为依托,进行抽水地面沉降的室内模型试验。以含水层的变形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得
学位
福建土楼是将夯土建筑建造工艺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闽南和客家历史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土楼建造者的科学技术水准,也是土楼原住民传统风俗、生活方式及审美观
根据研究与实践的经验,本文构建了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构。基于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作用、特点等的分析,提出了抗震适宜性的概念并归纳出这项研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
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单台数据分析已逐渐被台网和台阵分析所取代。与单台相比,台网和台阵能够更好地进行事件检测和震源定位。而且台阵通过估算视速度与方位角,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