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丧葬仪式的邻里互助机制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xzc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族村落中突发的丧葬变故使主丧家遭受重大危机。村民集全村之人力、物力、财力相互帮助,共度难关。本文首先对白族葬俗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梳理,从早期、南诏大理国、明清和现代四个时期的葬俗变迁,探究历史葬俗对现代丧葬的影响。白族村落现行土葬中“五服”、“孝”、“礼”等观念的保有与传承,体现了中原丧葬的“大传统”对边疆少数民族丧葬的“小传统”有较深的影响。本文以滇西云龙县东山脚村为田野个案,从生前准备、丧事操办、服丧与祭祀三个阶段呈现仪式及其互助。在白族丧葬仪式中,人们的互助通过“礼物”实现。“礼物”包括记录在礼簿的礼金和实物,如粮食、肉食、烟酒等;还包括未被载入礼簿的“礼物”,如微小的蔬菜、柴火和重大的喜房、墓石、墓地等。礼簿内的记录方便人们日后参照还礼;礼簿之外的“礼物”则无需还礼,或是还了物品却仍还不清情义。村民将礼簿之外的帮助铭刻在心里。“礼物”背后隐藏的灵魂是人的情义,邻里互助的实质是人情的流动。丧葬仪式中参与互助的人群的总体叫邻里圈。邻里圈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村民通婚的主要区域;通常以本村为主,辐射周边村落;是家庭社会关系的总和。邻里圈包括亲属、乡邻、朋友同事三个以不同方式组织的亚群体。白族村落中,亲属和乡邻有较大交集。很多人既是亲属也是乡邻,他们在丧葬仪式互助中发挥重要作用。丧葬仪式中,邻里互助机制隐藏于民间的生活实践,没有显在的成文制度与规定。它在提调、仪式主持人引领、组织、分工、协作下运行。通过“唱礼”、“打歌”、“唱祭文”等环节,把邻里圈社会所倡导和维护的“孝”、“礼”等儒家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一代代传承。邻里互助是白族民间的一种风险抵御的机制。通过邻里互助,白族民间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得到传承。相互帮助、依存的需求加强了村落、亲族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乡村奠定了社会基础,也引发人们对城乡邻里关系差异的进一步思考。
其他文献
<正>蔡廷锴,他曾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南征北战,屡建功勋;也曾为了维护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而东征西讨,特别是在中原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还在"围剿"红军的战场上和红军"打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护理。方法对3760例全麻术后患者的PACU护理要点和并发症防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760例患者共发
探索临床针刺治疗脑梗塞的真实疗效。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调查住院病历344例,按有无接受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207例和无针刺组137例,分别采用倾向评分(PS)匹配法、回归法、
环境犯罪是现代社会的新问题。环境犯罪应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 ,辅之以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并非无过失责任 ,其本质是推定过错 ,并不违背“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严格责任
为了揭示5MW核供热堆的运行特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包括正常运行的扰动,负荷改变的跟随特性和反应性引入的过渡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荷改变±40%和反应性引入2mk,在没有任
<正>患者,女,15岁,学生。初诊日期:2013年4月8日。主诉:间断发热3个月,伴双眼视力下降2月余。现病史(其母代述):3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1℃,发热第2天渐现面颊及
<正>患者,女,60岁,于2013年8月17日就诊。主诉:肢体不自主舞蹈运动15年,加重伴吞咽困难3个月。病史: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伴有计算力下降,曾就诊于天津某医院(具体
<正>俗话说:"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兔肉细嫩,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国内外研究表明,鲜兔肉中蛋白质的含量在21.2%以上,比牛羊猪鸡肉高出2.4%~5.3%以上;各种氨基酸,如赖氨
<正>蒋光鼐,爱国名将。"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任十九路军总指挥。当年,上海街头到处可以买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香烟,画家蒋兆和为他绘制了油画肖像。那幅油画被印刷成几十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