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住建成环境对不同收入群体通勤行为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来源 :谭玮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kj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且在城市土地市场化、城市住房市场化、单位制度改革等制度与结构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城市空间发生着转型和重构,由此造成城市内部“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由“职住平衡”向“职住分离”转变。“职住分离”现象导致的城市居民长距离通勤、小汽车数量迅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并且由于城市居民的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建成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居民呈现差异化的职住空间选择,从而形成城市内部错综复杂的通勤流。城市居民通勤行为和城市空间配置的不匹配问题成为城市交通与规划领域关注的重要话题。如何结合中国国情,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建成环境,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和短距离通勤,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之一。国内外已有较丰富的文献对城市建成环境与通勤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现有研究较多的关注工作地或居住地单方面建成环境对通勤行为的作用,综合考虑职住建成环境交互影响的研究鲜见。其次,建成环境影响通勤行为的现有研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考虑不足。第三,对建成环境影响通勤行为的作用路径和潜在机制挖掘不足,缺乏对就业可达性中介效应的估计,对通勤行为变量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考虑不足。最后,现有研究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为实证区域,基于中国情境,特别是中国西部城市的案例实证研究不足。鉴于中国的城市建成环境特征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异,国外研究结果难以直接应用于指导中国实践。因此,本研究以西安市为例,基于2021年的“西安市居民建成环境感知与出行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职住建成环境对不同收入群体通勤行为的影响差异。首先,分析城市不同收入群体就业可达性与通勤行为特征及差异。其次,在控制了个人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和居住/出行偏好后,采用交叉分类多层模型对职住建成环境与通勤行为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行研究,探索职住建成环境影响不同收入群体通勤行为的主要因素。最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在职住建成环境影响不同收入群体通勤行为的路径中,就业可达性/通勤距离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基于空间和不同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和通勤行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从空间来看,就业可达性呈现出多中心及沿地铁通勤廊道条带状分布的复杂结构。相比于郊区,居住在内城的居民就业可达性更高,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更短,使用慢行和公共交通方式通勤的概率更大。从不同收入群体来看,相比于低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更高,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更短。低收入群体的通勤方式以公共交通为主,中高收入群体的通勤方式以慢行交通与小汽车通勤为主。对中高收入群体来说,不论是居住在内城还是郊区,通勤行为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低收入群体的通勤行为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职住建成环境对不同收入群体通勤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综合考虑了职住地建成环境的交互影响后,职住地建成环境中道路网密度、人口密度、到市中心的距离、公交站点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和职住地附近500米内的停车位数均会影响不同收入群体的通勤方式和通勤时间。对于不同收入群体来说,低收入群体通勤方式的选择易受职住地附近公交站点的密度以及工作地距最近地铁站距离的影响,通勤时间会受到居住地公交邻近性和职住地目的地可达性的影响。而中高收入群体的通勤方式和通勤时间都会受到职住地附近停车位数的影响。(3)就业可达性在建成环境对不同收入群体通勤行为的影响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且不同收入群体的通勤行为变量中,通勤的距离、方式与时间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内生关系。同时,中介对不同收入群体通勤行为的影响路径有差异。并且在考虑了就业可达性、通勤距离和通勤方式中介后,职住地公交站点密度、500米内停车位数、道路网密度、人口密度以及工作地土地利用混合度仍对不同收入群体通勤方式和通勤时间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的结论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我国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通勤行为的关系,并且为城市规划者通过优化工作地和居住地周边建成环境,改善城市居民通勤行为提供一定的政策制定建议与启示。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混合度,营造适宜绿色出行的道路环境,有助于从通勤层面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同时,还应该在规划过程中,注重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降低低收入群体长距离通勤行为。最后,还应该提高公共交通可达性,从而增加居民的绿色通勤,保障低收入群体通勤需求。
其他文献
当下,5G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自互联网诞生起,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向人们涌来,形成了以个体为中心,以互联网中各类应用软件为介质,错综复杂的信息获取交流传播空间。中国网民中大学生网民群体数量日益增长,互联网的开放性给他们提供了更为宽广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基于其互动性功能与社会建立联结,丰富社会生活。作为直接面对大学生群体的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骨干力
学位
随着全球数字工业、数字经济的建设发展,世界范围工业化超大规模协作体系逐渐形成。复杂装备制造业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的重任,具有产品定制化程度高、结构部件成套化、研制协同一体化的特点。然而,我国复杂装备制造业长久以来面临设计、制造、运维成套供应体系不完善、产业布局重复和资源闲置严重等问题。云制造为此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整合跨地域的制造资源及制造能力,实现分散资源
学位
岩土材料物理力学特性的准确识别与正确选取一直是岩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与核心,而岩性识别和参数取值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现阶段,岩性识别和参数取值普遍存在对专业知识要求高、受主观影响程度大、计算过程繁琐等问题,导致所得结果的识别精度不高、取值结果代表性差和自动化水平偏低等。因此,深入开展岩性识别与参数取值的系统研究对岩土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以上难题,本文将大数据理论、深度
学位
乔尔乔·莫兰迪在西方静物画代表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画作在当代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乔尔乔·莫兰迪被称为“20世纪最会用色的大师”,近年来最为人知的是他的用色习惯,被大众称为“莫兰迪色系”。而他的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色彩方面,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更是具有深刻的内涵,他对待“物”的态度和画面呈现的隐逸精神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不谋而合。本文主要是从四大方面来进行探究:第一,莫兰迪与静物画的语言分析及
学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芎附散活性成分、靶点、通路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依托BATMAN-TCM数据库和TCMSP平台筛选芎附散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借助STRING平台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BiNGO和MCODE插件进行靶基因GO生物过程富集和聚类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富集分析关键靶点的KEGG信号通路。结果从芎附散中筛选得到丁苯酞、(Z)-藁本内酯、α-香附酮、洋川芎内脂A、
期刊
危岩体崩塌作为一种突发性地质灾害,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后造成危害大等特点,严重影响了灾害多发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在现有的工程案例中,危岩体失稳往往与降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揭示降雨对危岩体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对DDA方法进行二次开发以实现降雨条件下危岩体稳定性分析。首先采用蒙特卡洛算法建立随机分布的二维裂隙并将其识别组合形成离散裂隙网格。根据裂隙岩体渗流理论对DDA进行
学位
<正>10岁前,由于睾丸还未发育成熟,所以男孩身体除了身高、体重略有增加外,生殖器官的发育处于停滞状态。此时,男孩子的身高、体重、耐力等方面和同年龄的女孩子不相上下。11岁,是男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开始,第一个信号是睾丸突增,长度由原来约2厘米增至3厘米,宽度由1.2厘米增至2厘米。阴茎开始变长变粗,身高突增。
期刊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的5种环境激素类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试验对提取溶剂的种类、提取方式、盐析条件和净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样品前处理为乙腈振荡提取20 min,加入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钠盐析,离心后直接取上清液过膜进样。方法学考察表明:纯溶剂中及鱼、虾、螺中5种农药残留在1~20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线性良好;检出限为1μg/kg,定量限为5μg/kg。在5, 20和50μg/kg这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技能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质量和要求不断提升,国家也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学校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脱节的现象,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劳动人才的主要场所,出于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亟待改善课堂教学现状。那么教学设计作为教师课
学位
<正> 随着包装行业的发展,对包装的要求不断提高,3层或5层的多层包装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已引进60多条多层复合纸箱生产线。这些生产线由于采用凹辊印刷工艺,国内生产的清漆防潮油等产品皆不适用,且成本高,又无阻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