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下农村垃圾治理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ota_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农村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农村垃圾治理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建设完成美丽、宜居的村容和村貌[1]。在十三五规划中更是提出“坚持统筹城乡环境治理,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力度,推进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和处理”重要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依然堪忧,“垃圾围村”现象普遍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日益严重的农村垃圾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本文调研对象为县级市村庄,旨在探索农村垃圾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为我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借鉴。全文以文森特·奥斯特洛姆夫妇的多中心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对N市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从政府、环卫企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村民等不同主体间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状况分析,提出在农村垃圾治理中建立多个权力中心,引入多个主体进行参与,以提高垃圾治理效率。从文献梳理和调查研究看,我国地区农村垃圾治理已具备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基本条件,但各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合作并不理想。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引导环卫企业等其他主体参与到农村垃圾治理中来,帮助企业提高垃圾治理服务质量,提高垃圾治理效率;放权于村委会要发挥纽带作用,增强主动性;提高村民积极主动转变观念和意识,从而彻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思路,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和方法准备,包括文献分析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分析现状及提出问题,依据各主体角色定位,分别找到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下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相关部门权责不清,政策执行力不足,基础设施匮乏和垃圾分类推进缓慢;企业环卫工人素质低,垃圾处理技术低;村委会监督乏力,设施配置不合理;村民认知存在偏差等方面。第三部分是原因分析,从各主体角色定位出发逐一分析原因:政府引导不足,即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法规缺失,资金投入不足;企业经营不善,即融资状况不佳,内部管理失衡;村委会纽带作用发挥不足,村民意识不强。第四部分是对策建议,在转变理念,构建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后,分别对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垃圾治理提供了可持续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我国要实现培养大批有一技之长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目标,各级政府的宏观导向与协调至关重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政府职责包括:第一,提供必要的制度安排。第二,进行规范化的组织
青年作为一个最有生气,最能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群体,是促进社会发展与变革的生力军。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各项青年工作和青年群众中去的重要保证就是加强青年思想政
随着现在数据的爆炸,利用好数据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这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很好的机遇,能否利用好庞大客户的大数据成为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关键。商业银行通过放贷获取的利润占总利润的很大一部分,所以说商业银行能否进行科学的信贷风险管理,减少坏账率,是提高商业银行盈利的关键。传统商业银行要与时俱进,好好发掘大数据这块“金矿”,提高自己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去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
聚酰亚胺(PI)因具有耐高低温性能优良、机械强度高、耐辐射性能好、介电性能优良、抗蠕变能力强及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纯PI摩擦系数
当前中国已进入以存量发展为主的城镇化时代,亟待加强对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避免存量更新造成对有历史价值特色的城市空间的破坏。以多维社区视角“地理社区、利益社区及文化社区”,推动遗产保护与发展,已是国际重要趋势。多维社区视角探究了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视野,通过了解多维社区群体及其诉求,分析社区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可探寻适宜的保护与发展目标,并寻求各方资源支持。二十世纪遗产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自2
受多元文化以及深刻的社会变革的影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和一元价值观念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迷茫和困惑。因此,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局面做好大学生纪律教育的工作将有利于全
从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入手,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影响,对管理与发展志愿服务以及加强青年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如下:积极引导
有机硅类整理剂在近年来的发展是很迅速的,因为其价格低廉,并且通过各种改性能够赋予织物多种不同的功能。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织物的防水性能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