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89mm涡轮钻具动力节设计及仿真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shen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涡轮钻具是一种全金属孔下动力钻具,具有耐高温的特点,且其较高的转速特性配合孕镶金刚石钻头十分适合于硬地层的钻进,是超深孔高温高压钻进不可缺少的井下机具之一,同时,在高温干热岩、连续管钻井,以及非常规能源定向钻井等勘探开发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开展了小直径取心涡轮钻具的设计和多级仿真技术研究,克服了当前国内采用单叶片或单级涡轮仿真无法推算整体输出特性的缺点,对开展涡轮钻具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首先,提出了Ф89取心涡轮钻具的目标参数,根据最优化工况和无因次系数法,对其设计理论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完成了涡轮径向尺寸的设计,计算求出涡轮的叶片结构角、叶片安装角、前缘半径、后缘半径、前缘锥角、后缘锥角、相对栅距等几何参数。基于贝塞尔曲线设计理论,采用CFX软件中的Bladegen模块完成了叶片叶型的设计,并在三维Solidworks中创建出了涡轮定、转子三维模型,基于ANSYS/CFX软件,对单级涡轮水力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优选出其叶型,结合前述的叶片几何参数,完成了涡轮钻具定、转子的设计。基于ANSYS/CFX软件,对前缘半径、后缘半径、轴向间隙等参数,以及涡轮定子流道变化对涡轮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缘半径在0.6~l.0mm的范围内、后缘半径在0.4~0.6mm的范围内增大,涡轮的扭矩、压降、功率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后缘半径对涡轮性能的影响明显比前缘半径大。轴向下间隙的增大,涡轮性能指标相对小幅度下降,涡轮水力损失增加;保持涡轮转子流道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定子叶片数目即改变流道大小,可以改善涡轮性能。完成了Ф89取心涡轮钻具动力节结构设计,通过涡轮叶片多级仿真研究,进一步模拟涡轮实际工作工况,预测出涡轮动力节输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动力节制动扭矩约340N·m,最大功率约38KW,空转转速约为3800r/min,额定转速约1800r/min,压降在6-7MPa之间,且压降基本保持稳定。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了Ф89取心涡轮钻具定、转子的打印输出研究。通过对探工所提供的Ф89取心涡轮钻具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论得出优化区间理论,结合多级仿真结果,预测整机动力节最优工作实际区间:转速在900-1800r/min内波动,扭矩在200-300Nm内波动,功率在25-38KW内波动,此区间内涡轮效率值最高,也是最佳工作区间。研究发现:涡轮取心转速856r/min,接近并符合实际工作区间范围。在实际工作区间900-1800r/min范围内,涡轮扭矩较大,更适宜钻进。根据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实际工作输出特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动力节输出特性以及适用范围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后续Ф89涡轮钻具动力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四川盆地东南缘地区是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具备良好的页岩气发育地质条件。由于区域构造复杂、后期改造强烈、含气性变化复杂,对其资源潜力的客观认识是目前理论研究和勘探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论文对四川盆地东南缘龙马溪组页岩发育地质背景、页岩储集条件、页岩储层含气量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含气量预测模型,应用多因素递进叠合法优选出页岩气发育有利区,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龙马溪组页岩形成于
为抓住战略机遇,加快宁夏的发展,自治区提出了将银川市整体逐渐向黄河方向延伸,在黄河以东建设滨河新区的战略思想,但黄河以东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此次水资源危机,规划在河东建立城市后备水源地。本次研究工作在充分整理研究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工作及室内分析等方法,查明水文地质特征,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建立供水水源地,解决滨河新区建设及经济发展用水问题。调查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勘探开发潜力巨大的含油气盆地,盆地东南部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开发已成为当前盆地研究的热点。前人对研究区沉积、储层已做过系统探讨,但天然气运移与盖层方面研究不足。本论文以区域地质资料为支撑,充分利用岩心资料、钻测井数据,借助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等各类分析化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现今地层压力、古压力、流体势特征展开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天然气运移、山西组内部盖层毛细管封
学位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在构造上处于华北板块和中亚造山带之间,由于四子王旗地区地层出露极为有限,所以研究区内出露的花岗质岩石对于了解中亚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区内大规模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四子王旗小南山地区的环斑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特征的研究,对岩石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综上所述,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小南山环斑花岗岩呈脉状产出,为斑状结构,斑晶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
黑龙江三道湾子金矿为我国首例碲化物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床中金主要以碲化物形式产出,最高品位可达20,000g/t。北大沟矿床位于三道湾子北部5km,是近年来通过地球化学测量找矿发现的金矿床。针对三道湾子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较少,北大沟金矿的基础研究工作相对匮乏。本文主要研究两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矿床成因,对三道湾子金矿和北大沟金矿进行对比研究,取得的主
学位
来利山锡矿和丝光坪锡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三江”成矿构造带南端,是滇西地区著名的锡多金属矿床之一。本文应用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矿区中的锡石、黄铁矿、石英等“贯通性”矿物进行标型特征研究,进而探讨了矿物成因、矿床成因以及成矿热液来源,为找矿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来利山和丝光坪锡矿自成矿早期至成矿晚期,锡石的结晶习性由锥面发育向柱面发育演化。两个矿区中的锡石较为纯净,其中放射状、球粒状锡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