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尤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成分之一,我国人群血脂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其升高幅度却很惊人。因此积极检出、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心血管病预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除降脂作用外,还有重要的非调脂作用,能有效地治疗和减少冠脉事件,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重要地位。但是他汀类药物的肝脏毒性等风险往往限制了其在部分患者当中的使用,这一现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广泛的研究前景。调脾护心法是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运用“五脏相关”理论治疗冠心病数十年经验的总结,参术冠心方是根据调脾护心法的理论结合邓老治疗冠心病的经验而制成的中成药,具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的功效,经临床研究表明应用调脾护心法对冠心病气虚痰瘀阻络证的病人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再发胸痛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因心血管事件引起的再次住院率,并且初步观察到在控制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两个危险因子——肥胖和血脂失调上有满意疗效。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评估参术冠心方在降低高脂血症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阻络患者血脂水平,及对同时接受西医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的肝功能保护等方面的作用。采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方式,找出一种有效、安全的降低血脂的疗法和药物,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药理学研究依据并拓宽适应症。方法高脂血症患者60例,其中入院时血清ALT值升高者28例。运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协定方-参术冠心方,对照组给与安慰剂。于治疗第90日复查ALT、AST和血脂四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的变化,计算两组治疗后ALT、AST的复常率和升高率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高脂血症患者经治疗后TC、TG、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组对血脂水平的调控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患者ALT、AST的复常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LT、AST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参术冠心方降脂疗效显著,联用他汀类药物可全面改善血脂谱,未发生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2.参术冠心方对接受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的患者的肝功能有保护作用,可能降低他汀类药物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的肝毒性风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