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全球范围内结核疫情的反弹,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比较常见,以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联合使用为主的化疗方案,是目前前推荐给结核病患者的有效短程化疗方案。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药物毒性反应的靶器官,易遭受药物损害,而临床医生面临的不是单一病种,为了解结核病合并药物性肝损害和或肝脏基础性疾病这类患者,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有何不同,本试验以异烟肼为例,在给予异烟肼常规剂量下(0.3g,Q d),结核病合并肝功能损害和或肝脏基础疾病患者血清中其浓度检测结果与同等情况下单纯性结核病患者血清中该药的检测结果在达峰时间,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以及药物峰值浓度上有何差异。方法:‘方面连续筛选天津市海河医院结核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患者中结核病合并肝功能损害和或肝脏疾病患者30例,早晨空腹给予异烟肼0.3g,Qd连续5人,根据异烟肼正常药代动力学特点,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2小时七个时间点采取患者的静脉血,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并记录异烟肼的血药浓度作为试验组;另一方面从川期住院患者中选取单纯性结核病(无肝功能损害且无肝脏基础疾病)患者30例,用同样方法检测并记录患者异烟肼血药浓度结果作为对照组。试验数据应SPSS16.0处理。结果:两组血清样本异烟肼浓度在达峰时间(1小时或2小时)上,试验组1小时达峰为24例(占本组例数的80%),2小时达峰例数为6例(占本组例数的20%),而对照组1小时达峰为16例(占该组的53.33%),2小时达峰为14例(占该组的46.67%),两组间异烟肼血药达峰时间上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4.8,P<0.05):异烟肼的有效浓度维持时间方面,试验组的异烟肼血药浓度维持时间10.20±2.48个小时,相应对照组为7.47±2.22个小时,两组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4.49,P<0.05);在异烟肼峰值浓度方面,试验组血清中异烟肼峰值浓度为8.85±3.59mg/1,相应对照组其异烟肼峰值浓度为4.51±1.42 mg/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13,P<0.05)。结论:结合临床试验组比对照组的异烟肼达峰时间提前,异烟肼的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其峰值浓度增高。基于以上试验结果,对于结核病合并肝损害尤其存在肝脏基础性疾病患者在抗结核的过程中,应根据抗结核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在达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尽量避免其毒副作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