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高储蓄成因及其影响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163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已经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也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不得不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居民储蓄的高企,满足了居民各种预防性需求的同时,切实增加了银行银行信用,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贡献是毋庸置疑;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居民储蓄大幅度的增长导致了消费需求不足,加剧了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例的失衡,大量资金不能有效分流而滞留在银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给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了隐患。本文正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借鉴相关经济理论和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量与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其形成的理论性原因、宏观原因及微观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储蓄的使用效率,逐步缓解居民储蓄的持续高增长给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和消费领域转化,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其内在稳定性。 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第一,对西方主要的储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析;第二,对我国居民储蓄的状况从总量、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上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居民储蓄的总体表象进行了概括;第三,通过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的宏观和微观成因,构建了我国居民储蓄函数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第四,从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两个方面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第五,根据居民高储蓄成因和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电力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历史上,中国曾经历大规模的电力短缺和电力过剩。2002年以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电力需求强劲,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999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