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消化液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自养脱氮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废水脱氮处理。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对高能耗和药耗的传统生物脱氮技术提出了挑战。开发应用新型高效、低耗的生物脱氮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自养脱氮、同步硝化反硝化以及好氧反氨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数仅在实验室配水研究阶段,对于实际污、废水的应用研究相当缺乏,特别是新型生物脱氮工艺运行稳定性和可控性还需深入研究。本研究是采用基于半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对实际污泥消化液进行脱氮处理,试验条件及结果如下: 1.在温度9~20℃、平均DO浓度5.4mg/L、SRT30d左右时,进水氨氮负荷(以N计,下同)0.64kg/(m3·d)的条件下启动,采用A/O工艺考察了污泥消化液半短程硝化实现及维持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经过29d实现了短程硝化。动态控制反应器游离氨FA>4mg/L时,70d后,亚硝氮累积率稳定维持在80%以上,出水氨氮、亚硝氮比值在1:1.32左右,实现了半短程硝化。而后,又运行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水氨氮浓度分别为330mg/L、450mg/L、600mg/L三个梯度)运行结束时,出水亚硝氮、氨氮比值在0.91~1.80之间;第二阶段(进水氨氮浓度降至100mg/L左右)结束时,硝氮达到90mg/L,短程硝化被破坏;第三阶段(进水氨氮浓度分别为650mg/L、850mg/L、1050mg/L三个梯度)运行结束时,出水亚硝氮、氨氮分别达到了550mg/L、500mg/L左右,比值稳定在1.10左右。分别在高FA(>4.0mg/L)、低FA(<1.0mg/L)下取样做FISH分析,通过分子生物学证明了不同FA下,NOB活性抑制具有可逆性,高FA是维持半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 2.采用UASB反应器,温度30±0.2℃,接种由好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氧化沟活性污泥及短程硝化活性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以污泥脱水液经短程硝化处理后出水为进水,pH值7.3~7.9,初期进水氨氮、亚硝氮容积负荷分别为0.07kg/(m3·d)、0.10kg/(m3·d)(浓度为20mg/L、30mg/L),经过186d总氮去除负荷达0.99kg/(m3·d)。运行结果表明,ANAMMOX反应与反硝化反应能够长期共存,随着有机物的减少反硝化作用逐渐衰弱;当进水亚硝氮浓度大于200mg/L和进入大量空气时反应器易遭受抑制;系统有出水pH值、COD升高而碱度降低现象;产气量与总氮去除负荷成正比,N2组分占99%。在负荷提高期,总氮去除负荷最高达到了1.44kg/(m3·d),抑制恢复后维持在1.15kg/(m3·d)左右。与海绵生物填料反应器对比发现,反应器1(无填料)总氮去除负荷为1.10kg/(m3·d),反应器2(有填料)为0.90kg/(m3·d),反应器1要优于反应器2。连续运行315d后,在反应器1局部有直径大约2~4mm浅红色不规则饼状物。 3.在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处理污泥消化液的过程中,A/O反应器内,总氮去除负荷平均为0.035kg/(m3·d),最高为0.112kg/(m3·d),总氮平均去除率为5.8%,最高19.3%;ANAMMOX反应器中,总氮去除率达到了70%左右,总氮去除负荷在1.0kg/(m3·d)左右,亚硝氮与氨氮的去除量平均在1.36。联合工艺进水总氮负荷在0.50kg/(m3·d),总氮去除负荷为0.271kg/(m3·d),总氮去除率为64.0%。
其他文献
在一定应力水平的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强度和刚度会衰减,累积应变增加,混凝土结构发生疲劳破坏。为了能反映出混凝土疲劳荷载作用的先后性(或时间性),论文提出了混凝土疲劳荷载
中国在迈向全面小康的现代化进程中,民营建筑企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浙江民营企业的中坚力量,民营建筑企业,担负了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蓬勃发展的重任。本课题通过对几
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城市化、机动化水平迅速提升,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交通堵塞、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在北京市的表现尤
针对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抵抗水平振动性能较弱的特点,考虑在柱中布置一定数量的预应力筋并施加有效预应力来改善这一状况。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柱考虑预应力影响下的抗水平振动性
西安钟楼是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建筑,其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无法估量。西安地处高烈度地震区,分析钟楼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与抗震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学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许多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雨水是一种最根本、最直接、最经济的水资源,对补充地下水源、改善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雨水利用成为实现水
近年来,对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的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热点,但大部分的研究只是针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柱子作为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之一,要想将再生混凝土用于实际的
在很多情况下钢结构脆断时并未超载,且塑性变形很小,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任何工程均无一例外的要求避免脆断。而经典金属强度理论、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的研究成果均对结构钢宏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力工业作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支柱产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压、超高压输电方式已成为当今电力供应的主要发展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