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藏高寒湿地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湿地公园内空气、土壤、水体、生物资源调查与观测;采用Arc GIS、Fragstats等软件分析了2006~2018年湿地公园的景观格局变化,以此为基础,采用AHP法进行了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地利用变化:2006~2018年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地类型变化不大
【基金项目】
: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自然基金-厅校联合基金(XZ2019ZRG-6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藏项目(19XZJC840001); 2019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园林特色专业建设(502219017); 西藏农牧学院林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20-1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高寒湿地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湿地公园内空气、土壤、水体、生物资源调查与观测;采用Arc GIS、Fragstats等软件分析了2006~2018年湿地公园的景观格局变化,以此为基础,采用AHP法进行了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地利用变化:2006~2018年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地类型变化不大,但总体来看草地、水域面积呈现上升趋势,林地、耕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2)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相对稳定,景观格局以水体为主,景观类型的聚合度、丰富度和异质性较高,连通性较好、完整性强。(3)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空气质量: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空气质量水平较好,其中6月~12月空气质量水平高,1月、2月、4月、5月空气质量水平相对较高,3月空气质量最差;从西藏的实际情况出发,PM10、O3为主要污染物,其浓度含量的高低,决定着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空气质量的优劣程度。(4)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量: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内水体质量水平总体情况较好,总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类标准。受地理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枯水期水质稍强于丰水期水质。(5)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壤理化性质: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土壤健康程度较差,土壤含水率较低、孔隙度较大;土壤肥力较差,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比例较小。(6)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32个景观健康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健康评价结果为非常健康。
其他文献
国家近几年不断出台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并以此作为为小微企业减负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切实为小微企业减轻税收负担来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我国有效的市场机制与社会稳定。为了验证现行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能为小微企业减轻税负,降低小微企业的生存成本,本文以德州市运河经济开发区为例,对现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效应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微企业的定义与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然后以运河经济开发区所辖企业
国家税务总局提出,要构建六大税收征管体系,其中针对于“服务体系”提出的要求是“优质、便捷”。当前全国税务系统国地税合并已经完成,从其意义上来看,为实现“服务体系”的“优质、便捷”奠定了基础。2019年底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又对税务机关优化纳税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层税务机关处于纳税服务的最前线,与纳税人和缴费人有着更为繁多密切的联系,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基层税务机关提供服务层次的高低,对纳税
2015年是中国环保事业的转折年,全国多地大范围大面积的雾霾深深揪动着人民的心,公众迫切期待着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党中央开始谋划全局性的生态文明体质改革,各级政府相继启动了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十九大报告将污染防治攻坚战列入到“三大攻坚战”之中,更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最早提出的攻坚战,无疑受到广大人民最广泛的关注。为此,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
川藏铁路建设是新时代党实施治理西藏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十四五”的重点计划项目。它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团结,稳定我国边疆,对推动西部区域特别是川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林芝段由于受复杂的地貌地质影响和频发的地震、强降雨等极端情况,已经成为中国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为开展工程地质、线路方案等专题研究,并制定了有效可靠的工程技术措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