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界面改性对Pt/Pd纳米催化剂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性加氢在精细化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常用于制备胺类化合物和烯烃类化合物等重要基础化工产品。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和废弃物处理成本的提高,发展环境友好又具有原子经济性的绿色催化剂已成为催化学科的重要研究热点。鉴于揭示选择性加氢反应过程中的微观“构-效”关系是理性设计高性能催化剂的关键环节,本论文在构筑不同类型的表界面改性模型催化剂的基础上,探索催化金属的电子结构和局部配位环境对改性催化剂加氢性能(活性和选择性)影响的分子机制,以期为高性能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提供指导。本论文包括如下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第一章,概述影响多相金属纳米催化剂在选择性加氢中催化性能的表观因素,探究表界面在选择性加氢中的作用,总结构筑不同表界面的方法和催化机制,并提出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构筑Pt@g-C3N4核壳结构催化剂,在对氯硝基苯加氢制备对氯苯胺的催化反应中,深入研究了氢溢流对高选择性防脱氯加氢的贡献。实验研究表明:g-C3N4包裹Pt/C后,Pt给电子到g-C3N4,使得g-C3N4带负电;H2会穿过g-C3N4的孔道到Pt表面进行解离,活泼的氢溢流到g-C3N4表面,加氢反应发生在g-C3N4上。而带负电的g-C3N4不利于苯环吸附,却不影响硝基加氢的性质,实现解离H2和加氢位点的分离,达到对氯硝基苯防脱氯硝基加氢的效果。第三章,发现Pt纳米立方体在经CO高温预处理后可以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催化卤代硝基苯防脱卤加氢制备卤代苯胺。机理研究表明:在高温下,CO吸附在Pt表面歧化生成碳碎片和CO2,碳碎片会进入Pt晶格或沉积在Pt表面,晶格碳会抑制苯环的吸附但有利硝基的吸附加氢,起到同时提高催化加氢的选择性和活性的作用。该处理方法不受载体和Pt的形貌的限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第四章,采用电化学置换法在Cu2O上负载Pd单原子,在经H2低温预处理后,形成的Pd-Cu界面可高选择性催化1,3-丁二烯选择性加氢到丁烯。结构表征和催化性能分析:Pd-O-Cu界面是不稳定的,氢气在Pd单原子上活化后可将周围的Cu+还原成Cu0,构筑稳定的Pd-Cu界面,利于1,3-丁二烯选择性加氢。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愈发普遍,金融化程度愈加深刻,主要体现为持有各类金融产品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上升、产融结合更受青睐。国内学者对此颇有研究,其中关于金融化产生的经济后果方面,有观点持积极看法,也有观点持负面看法,例如金融化导致公司价值降低、实业投资被挤出、股价崩盘风险概率加大等。然而,较少有学者分析金融化对实体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在恢复态势中以保促稳、稳中求进,更要防范产业风险
学位
作为电解水反应中重要的阳极反应OER和燃料电池阳极毒性中间体CO的电氧化反应,其机理研究可为设计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提供理论基础。异质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较高催化活性因而在电催化反应领域应用广泛,而单晶电极作为模型体系其表面具有明确的原子排布和电子结构,是研究催化反应构效关系的重要体系。金属催化剂活性与其表面结构和电子结构息息相关,传统电化学手段难以从分子原子的微观角度理解反应的构效关系。本文
学位
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中。近年来,有着“白色石墨烯”之称的六方氮化硼(h-BN)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完美晶体结构的h-BN具有化学惰性、高导热性和强热稳定性。因此,在催化领域中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载体。2015年苏党生课题组以及2016年Hermans课题组相继发现h-BN在烷烃氧化脱氢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这进一步激发了众多研究者对h-BN的兴趣。然而,
学位
过渡金属碳化物作为一类重要催化材料,在多相催化领域早已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在间隙位置掺入了碳原子,相比于母体金属,金属碳化物在费米能级附近具有更高的状态密度,使该类材料具有类似贵金属的电子构型和催化行为。大量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碳化物的晶体结构、位点占据、表面终止和体相或表面的金属/碳缺陷等,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结构因素。这些金属碳化物在加氢,脱氢,异构化和加氢脱氧等反应中,表现出与贵金属催化剂相当的独
学位
多核稀土-铁簇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且其金属离子之间存在着多种磁交换途径,能够产生特殊的磁学现象,为分子基磁性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可能。由于稀土-铁簇合物的合成极其困难,因此本论文以“基于吡啶类配体的稀土-铁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研究”为题,利用吡啶衍生物为主配体,开展了系列具有独特结构的稀土-铁簇合物的合成,并探讨了簇合物的结构特征以及磁学性质。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2-吡啶甲酸和N-甲基二乙
学位
手性现象广泛存在于氨基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及手性药物分子中,与生命活动和药物作用机制密切相关,因而生物和药物分子的手性研究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拉曼光学活性(也叫手性拉曼,ROA)光谱是重要的手性分子研究手段,能提供丰富的立体化学信息,包括精密的复杂结构变化信息及侧链补充信息等。除具有高灵敏度外,相比于其他手性研究方法,如X射线衍射法和振动圆二色光谱,其显著优势是适用于水溶液生理环境的测试。但其天
学位
锌金属负极具有较低的氧化还原电势(-0.76 V vs.SHE)、较高的理论容量(820 mAhg-1和5855mAhcm-3)、较好的水溶液相容性、高安全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最有希望的负极候选材料。但是,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锌负极枝晶生长和与电解液间的副反应严重等问题,这导致了 AZIBs库伦效率低、循环寿命短,给其商业化应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
学位
硅原子由于电子结构和成键模式不同于碳原子,吸引着人们广泛关注。例如,二硅烯和乙烯就有显著的结构差异,乙烯呈平面结构,而二硅烯的取代基呈反式弯曲构型。且与碳原子易形成π键不同,硅原子不倾向参与共轭而形成π键。硅宾(R2Si:)的基态通常为单线态,而卡宾(R2C:)受取代基影响,基态有单线态也有三线态。此外,芳香性是化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本论文中,我们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含硅体系的稳定性和自适应芳香
学位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出色的化工原料,较为稳定不易转化;二氧化碳广泛存在于空气中,是人类大部分活动的产物。两者都是温室气体分子,如果能以两种气体为反应原料产生高价值化学品,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同时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研究表明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够反应直接合成乙酸,其中铜基和锌基催化剂受到关注,但是催化剂活性中心本质和反应机理还不是很明确。为此,我们采取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氧化
学位
磷化学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随着有机膦化学的不断发展,化学家们合成了很多结构多样的有机膦化合物。这些有机膦化合物在生物医药、有机合成、光电材料和阻燃剂等方面有着巨大应用前景。因此,寻找有价值的底物来高效构建结构多样的有机膦化合物一直是有机膦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联烯化学发展迅速,联烯的合成方法也更加简便,其中,2,3-联烯醇由于其独特的反应特性,开始作为一种有效的反应前体进入科学家们的视线。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