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是一类在人类中较高发的恶性肿瘤,具有生物学行为复杂多变,容易复发转移及化疗药物抵抗等特点。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转移受多种基因和分子影响,为一个多步骤及多因素调控的过程。所以,尽可能揭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早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一直是结直肠癌研究领域的重点。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表达,长约22个核苷酸的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目前研究认为miRNAs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目前在发现的500种mi RNAs中,大约有近一半的miRNAs序列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作为miRNAs中的一类,miR-20a属于mi R 17-92基因簇成员。研究发现miR-20a在一些肿瘤中出现异常调节,并在肿瘤的增殖,转移及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实验检测miR-20a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iR-20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因素之间的关系;应用多种实验方法评估miR-20a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迁移,侵袭及EMT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术前未行任何治疗的86例结直肠癌标本及正常黏膜组织。通过q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0a的表达情况,应用卡方检验分析mi R-20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单变量及多因素分析miR-20a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将sw480人结直肠癌细胞经培养后分为经pre-mir-20a,pre-mir-nc及未经处理的三组细胞,利用细胞转染、迁移及侵袭实验方法检测mir-20a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利用westernblot检测经转染的pre-mir-20a及pre-mir-nc中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mir-20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较癌旁正常组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ir-20a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位置及淋巴结侵犯无相关性。3.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侵犯、远处转移及mir-20a的表达水平(p<0.05)均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的相关因素,而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位置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不相关因素;mir-20a的高表达、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p<0.05)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4.转染pre-mir-20a的sw480细胞中mir-20a的表达水平较转染pre-mir-nc显著升高(p<0.01),且细胞的迁移也显著增加;检测mir-20a在sw480细胞在细胞外基质对细胞的侵袭发现mir-20a的高表达较对照组有增强细胞侵袭的能力(p<0.01)。5.mir-20a的高表达能够使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和形态发生改变,有利于细胞的迁移。6.mir-20a的高表达可抑制e-cadherin的表达,而促进vimentin的表达。结论:mi R-20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存在相关。mi R-20a的高表达为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并参与细胞的迁移,侵袭及EMT过程,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cadherin的低表达及vimentin高表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