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广西各产业税负结构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广西产业税负结构与广西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未来广西税收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建议。本文通过对比广西与周边地区以及全国历年来的各项税负指标发现,广西的小口径税负水平相对较低。但是,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假象,是经济发展落后的结果。一是由于企业盈利有限,导致税率较高的企业所得税征收较少,从而拉低了税收产出比;二是广西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为落后,在广西总产值构成中,税负趋近于零的农业部门产值比重较高,拉低了整体税负;三是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收入法核算GDP,广西等落后地区包括各种规费的生产税净额占地方GDP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发达地区,这可能说明,企业除了缴纳传统的税收外,还要缴纳较多的杂费、规费,企业负担沉重。我们还发现,广西等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缴款占地方GDP的比重高于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广西现在全口径税负是小口径税负的2倍以上。低税负在理论上会鼓励地方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然而,本文通过数据上的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发现,广西的小口径低税负水平并没有带来理想的促经济增长效应。低税负导致广西财政能力较弱,本级税收收入不足,财政自给能力较低。自2015年以来广西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高。较低的财政能力会使地方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并且导致地方政府谋求非正规收费。在全面“营改增”后的2017年,在整体税负下降的背景下,广西等省份的工业部门税负却逆势上升,这很可能是地方政府为了应对财政收入下降加强对工业部门税收征管力度的结果。这个对广西和全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为探究如何进行税负结构调整,本文通过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各行业的税负结构和财政贡献特征,提出相应的税收结构优化方案。若以2017年广西各行业税负为基础,广西需要降低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税负水平,减负幅度分别达到3.19%、2.81%、0.37%,减税的主要方面为间接税税收;金融业和建筑业在未来可伴随其行业的发展分别减少间接税与直接税方面的优惠;房地产业方面,在稳定房地产开发、交易相关税收的基础上,要加快普遍实施存量房地产税,以弥补企业减税降费带来的地方政府收入的不足。未来在减税降负的政策制定上,还应当着重降低各项规费、杂费,降低非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