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迈入20世纪,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我们原先传统风貌浓郁的古镇、古村落与现代生活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虽然人们对古镇、古村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因采取的方法不当,致使大多数古镇、村落中产生了很多形式上新颖、体态高大突兀、色彩艳丽的新建筑,破坏了原先轻柔秀美、古朴宜人的城镇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都无不向往一个脱离繁琐城市生活的世外桃源。面对快速的建设步伐,我们不得不考虑应以何种方式来对待这些“城市遗余”空间,如何将这些历史地段在太湖新城开发的背景下,通过合理转换、融入现代社会,这便是此课题的出发点。只有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和了解,结合国内外保护和利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适合自身保护和发展的区域竞合模式,协调古镇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古镇的“再生”,才能对古镇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现实意义。为传统古镇注入新的经济因素、改善居住环境、使其充满新的活力,更多的关注古镇中环境肌理、空间形态、历史文脉的再生使其充满活力,而不仅仅是传统与现代的无休止争论,同时希望也能给其他古镇的再生以借鉴和思考。论文的主旨在于以无锡太湖新城南泉古镇为例,探索一种处于都市中的古镇在开发过程中新的“再生”模式,为历史城镇的延续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一定意义的探索,使历史城镇的保护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社会文化意义层面上,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下,而是融合于整个都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既要传统古镇的历史躯壳,更要延续它内在的灵魂,使历史遗存的古迹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和文化内涵优势展现在都市现代的生活中。这种方式寄希望于是一种中国式的、自然的城市发展状态,是对当今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城镇的发展方式的探索,也是对江南水乡自然环境的空间演绎,更是对当代江南传统水乡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