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缺失与人口长期发展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人口的生存状况大幅改善,但女性生存状况的获益不及男性,根深蒂固的男孩偏好和女性歧视仍在危害着我国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女性生存面临更高的风险,在人口方面主要表现为出生性别比和女性死亡水平偏高。我国出生性别比和女性死亡水平偏高直接导致女性人口的不断缺失,失踪女性及其后代缺失不断累积,给当前和未来带来不可忽视的人口后果。本文运用分要素人口预测法,以出生性别比和女性死亡水平的变动反映女性缺失的变化,通过估算和预测1980-2100年人口的变动情况,分析1980年以来的女性缺失对中国人口长期发展的影响。由于女性缺失给人口带来的影响在不同时期的主要表现不同,本文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一方面,估算1980-2015年失踪女性规模,以测度女性缺失的程度;另一方面,从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各个指标探究女性缺失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女性生存状况不断改善,但相较于中国男性和发达国家女性的生存状况,我国女性在生存状况上表现出相对劣势,主要表现为出生性别比和女性死亡水平异常偏高,导致我国出现女性缺失现象;(2)在1980年以来出生性别比和女性死亡水平偏高的影响下,我国的失踪女性规模不断增长。1980-2015年累积失踪女性数量达到2838万,每年新增的失踪女性主要分布在低龄段和老年段;(3)持续存在的女性缺失现象将加快我国未来人口的负增长,缩减出生人口规模,加剧总人口和婚龄人口的性别失衡,推高所有年龄段的性别比,减轻少儿抚养压力和加重老年抚养负担。若2030年我国女性缺失得以扭转,2100年我国人口规模降至9.76亿,年均出生人口数量为967万,总人口性别比和婚龄人口性别比为1.04和1.06,婚龄男性过剩人口为912万,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分别为25%和44%。未来我国仍需继续加强性别失衡治理工作,推广普及性别平等观念,保障女性的生存权利,着力改善女性生存状况,促进未来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信息交互平台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进入了微时代。伴随着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更加便利,微时代舆论暴力现象也不断出现,并有了新的传播途径和特
煤层气是近年来新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我国是一个高能耗国家,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和城市转型升级对能源的消耗需求,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
系统介绍了基础地理信息跨尺度联动更新关键技术相关的规则体系,通过图层映射、几何对应、图面综合、要素取舍、关系协调等多套规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变化更新信息的准确提取
甘肃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全省辖14个地州市,87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2002年底总人口为
在中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着全局的政治、经济问题。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颁布实施,我省农产品主产区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
钢琴弹奏教学作为钢琴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弹奏能力培养、演奏技能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作用,触键与重量弹奏法是钢琴演奏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素质教育的
为解决红花鲜花丝采摘过程中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切割-气吸式红花花丝采收装置。该装置采用负压风机转动产生的吸气流梳理花丝,使花丝竖立起来且偏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发生胰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58例患者
网络民意表达已成为推进改革纵深发展、提升政治文明的主要推力。同时,网络的多元表达尤其是包含其中的民粹主义思潮引起了学界高度的警惕甚至过分的紧张。本文以为,网络民意
建筑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资条件之一。据统计,我国建筑的总能耗大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而墙体材料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量占建筑材料的50%,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