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市场特征·股市波动——政策对股市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股市自成立以来10余年,期间跌宕起伏,而每每在市场处于极端恐慌与兴奋的关键时刻,总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市场产生剧烈变化。其中,政策因素往往成为市场发生这种变化的导火索,投资者在深刻体会到政策力量的同时,往往对市场的反复无常感叹不已,认为中国股市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但是,市场果真如此吗? 本文首先列举了影响市场的各种政策性因素,并对中国股市10多年以来的所有导致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通过对政策因素的分析,发现政策对市场的短期波动影响确实较大。但是,政策在某些时候却会发生失效的情况,如97年政府通过“12道金牌”才使市场退火,今年9月份,在温总理讲话前的有关政策也都没有得到市场的响应。而同时,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时间有多长、力度有多大也难以把握。而反之,市场在有些时候的转折也不一定有政策的推动,如2003年11月份行情的启动。说明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如广大投资者所理解的那样简单,政策也不是决定市场方向的唯一力量。如果政策不是影响市场的唯一力量,那么,其他因素是什么?通过考察市场的整体波动情况,把市场产生较大波动的因素归结为市场投资者情绪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心理经济学的分析,借用部分传统技术分析的方法,对市场的情绪变化、市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发现市场的内在变化节律与政策之间存在共振关系及抵消效应。而隐藏在市场情绪变化背后的是投资者贪婪与恐惧的心态变化。同时,通过国内股市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政策效应在市场中不断减弱的趋势。最后,对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作为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在发达市场经济中,起着有效配置资源的枢纽作用。同时,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面临各种风险,可能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为
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现有资料,简要介绍专家制度、评级方法、Z评分模型和ZETA模型等古典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当前在国际金融领域比较流行的四大信用风险
本文对中国债券市场创新进行了研究。全文的主要体系结构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章简略介绍了债券市场创新的现实背景,并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全文的研究思路和体系结
网络经济环境下,以整合能力强大的服务集成商为核心,海量的专业化服务提供商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大规模的生态化聚合,创造出一个个竞争力足以与大企业相媲美,而灵活性却更胜一筹的虚拟商业组织——服务供应链。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通过跨边界协作建立新的价值增长力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战略共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协作显然是服务供应链战略协作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由于对核心竞争优势丧失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