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股市自成立以来10余年,期间跌宕起伏,而每每在市场处于极端恐慌与兴奋的关键时刻,总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市场产生剧烈变化。其中,政策因素往往成为市场发生这种变化的导火索,投资者在深刻体会到政策力量的同时,往往对市场的反复无常感叹不已,认为中国股市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但是,市场果真如此吗?
本文首先列举了影响市场的各种政策性因素,并对中国股市10多年以来的所有导致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通过对政策因素的分析,发现政策对市场的短期波动影响确实较大。但是,政策在某些时候却会发生失效的情况,如97年政府通过“12道金牌”才使市场退火,今年9月份,在温总理讲话前的有关政策也都没有得到市场的响应。而同时,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时间有多长、力度有多大也难以把握。而反之,市场在有些时候的转折也不一定有政策的推动,如2003年11月份行情的启动。说明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如广大投资者所理解的那样简单,政策也不是决定市场方向的唯一力量。如果政策不是影响市场的唯一力量,那么,其他因素是什么?通过考察市场的整体波动情况,把市场产生较大波动的因素归结为市场投资者情绪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心理经济学的分析,借用部分传统技术分析的方法,对市场的情绪变化、市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发现市场的内在变化节律与政策之间存在共振关系及抵消效应。而隐藏在市场情绪变化背后的是投资者贪婪与恐惧的心态变化。同时,通过国内股市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政策效应在市场中不断减弱的趋势。最后,对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