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洪水风险图管理应用平台设计与开发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s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洪水灾害频发,防洪形势严峻。在防洪理念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进程中,洪水风险图作为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将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洪水风险图项目从分期试点到全面铺开,相关编制任务目前已基本完成,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管理和应用已编制的洪水风险图成果。利用系统科学思想和信息化技术构建软件平台将为洪水风险图的管理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论文根据软件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流程,分析了洪水风险图管理与应用相关用户群体类型及其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了概要设计。选择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系统的基础支撑,深入分析了GIS二次开发和基于WPF的MVVM开发模式等关键技术。  针对洪水风险图编制多源异构基础资料及成果数据的集成应用难题,本文解析了多源空间数据融合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坐标、格式、分级分类的综合集成方法,实现了空间数据的几何和属性融合;基于本体对象编码和数据库技术解决了空间数据与关系数据的连接难题;引入XML和关系数据库技术构建了编制成果数据组织框架。  针对洪水风险图数学模型成果的可视化要求,本文剖析了洪水要素和应用成果可视化所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探索数学模型成果的主要内容和格式,对比应用模型数据要求,提出了成果二次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用洪水要素渲染规范,实现了专题图层的标准化表达;研究 GIS时态数据的类型和表达方式,并应用相关技术模拟了洪水演进、实时损失、避洪转移的情景过程。  本论文研究成果是构建湖北省洪水风险图管理应用平台的基础,有效指导了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该系统平台已应用到2013-2015年度湖北省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洪水风险图成果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应用研究进行了有益尝试与典型示范。
其他文献
轻骨料混凝土作为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材料,其组成材料、力学性能等方面与普通混凝土有显著区别,而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的骨料因素。本文运用分形理论连接
目前,重力坝剖面设计过程中尚没有一种完整的、适合于重力坝剖面优化设计的易学、易用的可视化通用软件,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效率较低的设计方法。源于此,本论文提出开发一个
水电是中国当前最主要的清洁能源,随着水电行业的发展,水轮发电机组也朝着大容量、复杂化发展,旨在提高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的状态检修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国内监测诊断系统目前尚无自己的信息标准,很难实现标准化的状态监测和数据管理。为了使设备和状态数据得到统一的管理,帮助在线监测系统计算机更智能的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本文以探索建立一套合适的设备编码及其状态编号的方法作为研究目标。本文的工作以葛
水电能源的开发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的研究,为提高水电能源利用率提供可行依据,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项目,其研究方法主要为构建新模型
部分负荷时,尾水管内部的压力脉动是影响水轮机乃至电站稳定运行的主要水力振动原因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基于三维N-S方程,采用同位网格的SIMPLEC算法和RNGk-ε湍流模型,对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