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德性及其养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承担着教育公共使命的专门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的工作深深影响着儿童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关键主体,其活动理应是一种德性实践,这无疑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德性。然而,受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工具理性的影响,教师德性日渐式微。针对这种状况,道德规范作为外部手段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这种外部规范只有被教师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德性时才能更好地发生作用。  教师德性是教师坚守为师之道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卓越品质,也是一种获得教育实践内在利益不可或缺的品质。教师德性区别于外部的、团体性的师德规范,具有内在性、向善性、稳定性和生成性等特征。尽管教师德性是教师整体品质的反映,它不等同于某个或几个具体的德目,但是,对教师德性核心德目的离析,对于深刻理解教师德性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仁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公正是教师对待学生必须秉持的原则,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明智作为教师关键的理智德性,关乎教师教育行为和价值的选择。创造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关乎学生创造品质和能力的养成以及教育的创新。因此,仁爱、公正、明智、创造性构成了教师德性的核心德目。  教师德性之于教师和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德性是教师存在的精神基础,是教师之所谓教师的内在根基,是向善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彰显德性之本。  教师德性并非与生俱来和一蹴而就,它是一种获得性、生成性、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品质,需要不断涵养才能养成。就教师德性的养成而言:首先,要遵循教师德性养成的基本规律,即由道乃德、尊道贵德、化师道为德性。其次,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升德性修养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葆有终身学习的热情和保持慎独等。再次,教师德性的养成要回归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因为,德性终归是在德性实践中形成并获得检验。最后,教师德性的养成离不开合乎德性的教育制度的建立以及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
其他文献
小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花鸟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一个画种,并且完美的吸收了这两个画种的优点,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境和审美情趣。小写意花鸟画是历史长河
陕煤化黄陵矿业公司双龙煤业在距离矿井3公里外的北沟山里。有人说,那里是世外桃源,没有领导监督,远离矿山,工作轻松。也有人说,在北沟工作,是养老的好去处。但是,这个矿上的
隐士在李津的作品中,偶尔会出现僧人和隐士的形象。他们虽然穿着僧衣和古袍,但却头发稀疏,胡子拉碴,目光惊惧、犹疑乃至呆滞麻木,更像是精神毁伤、灵魂破败的俗世中人。不过,
老宋叫宋德平,是选矿车间一名皮带维护工,也是一位老党员,进入选厂工作二十多年来,练就了皮带维护和粘接的一手绝活。公司所有的运输皮带只要出了问题,一声招呼,即便老宋在家
本文通过介绍大雁矿务局二矿综放停采工作面火灾的抢救处理过程和采取的方案、措施 ,总结了综放工作面自燃火灾的处理及预防方法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scue and t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民族绘画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将花鸟作为主要绘画对象,力图展现大自然的奇特美感。中国工笔画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表现出独特的装饰美。本文从中
深度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理念,提倡通过深层领会、知识重构、正向迁移、问题解决、批判性反思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复杂问题的解决、有意义学习能力的发展
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当前,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的方向发展;从经验归纳型向理
期刊
宋斌2000年8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0年6月获得矿业工程硕士学位,2000年12月到寺河矿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准备工区副书记、队长、矿长助
在矿上工作二十多年了。从最初抡大铁锹当个挖煤工到现在拿着笔和相机宣传煤矿,摸爬滚打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有太多的往事值得回顾,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叙述,其中悬事儿干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