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饲料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水平及饲料Se水平对加州鲈肝脏生理生化性能以及生长、组织营养成分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采用3×2因子试验确定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和脂肪水平实用饲料对加州鲈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初始平均体重为5.62±0.1 g的试验鱼放养在18个循环水族箱中,每箱放养30尾。用饲料脂肪水平为6%,9%和12%,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1%和14%的试验饲料饲养鱼8周。结果表明,增重率随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变化对增重率没有显著性影响。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随饲料中脂肪水平而显著性变化,当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增加时,饲料系数显著性降低。肝体比、脏体比和肠脂比的变化趋势相同,都是随饲料中脂肪水平和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饲料脂肪水平对于体蛋白没有影响,但显著影响了体脂肪和体水分。体水分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减少,而体脂刚好相反。各组加州鲈肌肉蛋白、水分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加州鲈肝脏水分和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而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使得肝脏蛋白含量降低,同时增加了肝脏糖水平。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没有受饲料配方的影响,各组差异不显著。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显著影响了能量表观消化率,但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影响则甚微。加州鲈肝脏切片的结果显示,高碳水化合物组部分加州鲈出现肝脏变异。从本试验可初步认为加州鲈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不高,饲料中添加20%以上水平碳水化合物应该慎重,而加州鲈对脂肪的利用很好,可能可以利用较高水平脂肪。
2.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Na<,2>SeO<,3>,使饲料中的硒水平分别为:0.0 mg·kg<-1>、0.2mg·kg<-1>、0.4 mg·kg<-1>、0.6 mg·kg<-1>、0.8 mg·kg<-1>和1.0 mg·kg<-1>,分别饲喂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8 周,观察其对加州鲈生长性能、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肝脏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饲料中添加硒水平为0.6 mg·kg<-1>时,加州鲈的增重率最高,但只和不添加硒组有显著性差异。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效价没有随饲料中添加硒水平的变化而产生显著性变化。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随饲料中硒的添加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各组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加州鲈鱼肝组织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随着硒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饲料硒水平达到0.6 mg·kg<-1>时,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进入一个平台期。饲料中硒的水平的变化对于加州鲈鱼肝组织丙二醛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加州鲈的肝脏中GSH-Px活性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在饲料硒水平达到0.8 mg·kg<-1>后,肝脏GSH-Px活性达到一个平台。加州鲈饲料硒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6 mg·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