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国有建设用地的稀缺与不断扩张的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资产价值逐步凸显。尽管现行法律法规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但在市场推动和利益驱动下,各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隐形市场已悄然形成。如何有效引导和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成为当前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迄今为止尚未出台有关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评估的技术规程,缺乏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导致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形成和确定带有较大随意性。因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内涵界定及其评估方法应用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集体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以使用权流转价格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分析、理论分析和政策梳理,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概念、范围和内涵予以界定,明确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现行法规政策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益规定,以及不同方式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益差异,再结合其他价格要素分析,对不同流转方式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充分揭示不同流转价格类型其内涵的差异性,进而探讨各类流转价格的评估思路、方法选择及其应用。研究发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需要区分首次流转、再次流转、有偿取得和无偿取得等多种情况,其流转价格内涵也因取得方式和权益状况不同而存在差异,现有研究成果不区分流转价格类型而笼统地谈流转价格评估带有很大局限性,且很可能产生误导并得出错误结论。本文在系统梳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权益差异的基础上,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针对不同价格类型分别给出了地价定义、评估方法选择及应用思路,初步构建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及其评估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