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约束下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0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学者探究公司治理理论和公司投融资决策理论的层层深入,融资约束程度对公司的经营和成长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等问题让企业在选择内部融资还是外部融资时,存在着资本成本差别的问题。通常公司会更偏向选择内部融资,这是由于公司在外部市场上所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不同,其所采用的现金股利政策也就会有差异,最终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科学的现金股利政策不仅可以在公司扩张规模时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实现经营绩效的提升,使公司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本文以现代公司金融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现金股利政策和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分析,借助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首先在不考虑融资约束的情况下,探究现金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然后接着研究在有融资约束条件下,现金股利政策和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本文根据利息保障倍数和公司规模,将所选上市公司分为高融资约束组和低融资约束组,引进融资约束指标,先算出融资约束指数,在研究过程选择描述统计的方法,使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模型,运用Excel、Spss和Eviews对2007-2014年度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融资约束的条件下,上市公司在当年发放现金股利,下一年公司的经营绩效会提高。在融资约束高的条件下,上市公司在当年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多,则下一年该公司的经营绩效就越差,在融资约束高的情况下,企业就应该通过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来提高经营业绩。通过对现金股利支付率进行区间的划分,发现现金股利支付率在[30%,40)这个区间,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最小,可见在有融资约束的条件下,支付现金股利总体来说会降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最后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果,提出一些可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建议。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采取统一性的原则,实行无差别的管理,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逐步转型升级,区域间经济金融发
该论文是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背景,考察研究了RT与PRT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合作,并且使用了从1991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论文使用了比较分析法分析了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在国际贸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