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的现象学分析——基于空间概念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观点认为:电话是沟通工具,是社会交往的手段,是身份和文化的象征,是把双刃剑。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电话:社会学开始重新审视电话的作用和价值,反思电话对现代家庭关系的解构,指出电话的成功使人忽视真正要紧的是人说的话的价值;符号学关注到电话独立于其功能的意义;传播学把电话与人相连,电话是人听觉的延伸,传媒学家认为电话的发展依据人的需求。这些理解把电话看做客观对象。现象学认为主客二分的思维阻碍对事物的纯粹本质的认识,主张对日常观点和一般理论进行悬置,在纯粹直观中把握本质。直观本质的具体方法是本质变更。   现象学为认识电话的纯粹本质提供一条出路:海德格尔主张在用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才能把握物的本质,在用的过程中物才是物。电话的用的具体实践过程就是用电话通话。在通话过程中,面向电话本身,电话为我们呈现出一种去远的空间体验,这一空间体验是通过空间拉近与空间疏远的变更得以实现。电话具有一种求近的本质倾向,在求近的过程中也蕴含着疏远状态:电话通话时,物理空间没有拉近,心理空间也没有拉近,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空间得以拉近,是把不在场的变为在场显现的意向体验;电话是有所去远的听的用具,不断地寻求切近,实现与人的身体、身份和命运相连。电话的空间疏远体验是生存论意义上的疏远,电话通话时,原先显现的变为不显现的,通话者与电话、周围的空间和支持通话的背景技术暂时疏远。作为现代技术之一的电话具有强大的促逼力量,要求使用者按照技术的样式存在,这加剧疏远状态,使人远离本真生活。
其他文献
李二曲,名颙,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为“三大名儒”。在清初遗老之中,李二曲的思想,特别是“明体适用”说,在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潮下占重要地位
学位
苏格拉底在《斐德若》中批评了文字,称它的发明阻碍人们认识真理,人们被文字这种假象迷住,看不见真实。苏格拉底认为,最好的生活是沉思的生活,因此必须引导人们区分真实与虚
学位
哈贝马斯的思想对当代世界法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法学,这种影响所产生的后现代主义法学提出了一些与现代法学截然相反的观点,
摘要  菠萝凋萎相关病毒1(Pineapple mealybug wilt associated virus1, PMWaV1)是田间检出率最高的菠萝凋萎病毒。本研究根据PMWaV1 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TaqMan探针和引物,建立并优化了PMWaV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制备的标准曲线为y=-3.307×log x 38.18,相关系数r2为0.998。试验结果表
工具理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文明的现代化和物质的丰富却未能掩盖它对人类的奴役和腐蚀,由此引发思想家们对工具理性问题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