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性粒细胞在发生网捕死亡后,可释放出一种中性粒细胞特有的网状结构——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捕获多种病原体及无菌性晶体。研究表明,NETs可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糖尿病(Diabetes Mellites,DM)及其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然而,NETs与DR之间的具体关系尚不清楚。我们的研究发现,NETs在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中显著升高,尤其在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Proliferation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中升高最为显著。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高糖刺激下NETs的产生逐渐增多,并主要通过NADPH氧化酶依赖的途径产生。我们进一步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证实了中性粒细胞在眼部的存在,并发现当DR发生时,血-视网膜屏障破坏,中性粒细胞从外周血中越过血视网膜屏障,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相粘附,进一步加剧了DR的炎症反应,加速疾病的进展。此外,在糖尿病个体的玻璃体腔及视网膜中也发现了NETs的存在,提示了NETs或许在DR的发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研究还发现,DR患者在接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后玻璃体液中NETs的水平有所下降,表明NADPH氧化酶依赖途径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可能是DR抗VEGF治疗中的另一个重要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