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并发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患者。采用1:3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确诊的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并发急性/亚急性脑梗死12例患者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配比选择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不合并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可疑危险因素。分析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并发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并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12例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急性/亚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丘脑、胼胝体,脑干部位少见,所有患者均为腔隙性梗死,其中7例患者为单发脑部梗死灶,5例患者为多发脑部梗死灶。与对照组相比,呕吐(P=0.046),颅神经损伤(P<0.001),偏瘫(p<0.001)的临床表现在病例组发生率更高。可疑危险因素分析中,脑积水(p=0.011,OR=28.56,95%CI,2.17-375.32)和吸烟(p=0.036,OR=12.58,95%CI,1.19-133.23)是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梗死类型为单发腔隙性脑梗死。相对于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不合并急性/亚急性脑梗死患者,颅神经损伤、呕吐、偏瘫的临床症状在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急性/亚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更常见。脑积水和吸烟史是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当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发生脑积水或既往有吸烟史时,临床上需警惕并发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