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木材构造和性质的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ky4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九株17~32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 Roem)木材的解剖性质和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描述其宏观和微观构造:采用有序聚类对其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进行了划分;对幼龄材与成熟材的解剖性质进行了比较和方差分析。此外,还将香椿的材性与其他常见人工林马尾松、香樟、滇楸、泡桐、光皮桦、赤桉、大叶杨等进行了材性比较。结果表明:  (1)解剖构造生长轮宽度0.683~2.217cm,纤维长度797.84μm~1396.34μm,纤维宽度23.3μm~29.45μm,纤维长宽比轮平均值变幅范围在33.33~55.73,纤维双壁厚为8.11~13.25μm,双壁厚的平均值为11.01μm,纤维壁腔比0.431~0.719,木纤维腔径比0.68~0.83,平均值为0.76;导管宽度平均值为143.98μm,导管宽度118.00~158.6μm,导管分子长度平均383.52μm,导管分子长度253.45μm~456.28μm。  (2)纤维及导管长度分布频率木纤维长度的分布主要集中在900~1300μm之间,占总频数的86.35%,最大频率出现在1050~1130μm范围内,平均值为1099.956μm,占23.66%。导管分子长度主要分布在250~450μm之间,占总频数的74.71%。最大频率出现在320~370μm范围内,平均值为344.6um,占23.77%。  (3)组织比量木纤维比量在54.4%~65.3%。平均为60.44%;导管比量在10.8%~17.6%。平均为13.58%,木材薄壁组织比量很小,薄壁组织比量在4.4%~13.1%,变幅范围较大,平均为8.37%。木射线比量14.2%~20.2%,平均为17.6%。  (4)木材的吸水性全干材的吸水性在20昼夜后基本上达到最大含水率。从湿材至全干时,弦向、径向和体积干缩率分别为7.36%,4.89%和12.53%,从湿材至气干材时,弦向、径向和体积干缩率分别为3.92%,2.03%和5.98%。木材从全干到气干时,弦向、径向和体积湿胀率分别为1.57%、1.26%和2.78%;从全干到饱水状态,弦向、径向和体积湿胀率分别为8.47%、5.08%和15.06%。  (5)木材密度气干密度为0.475g/cm3,全干密度为0.464g/cm3。  (6)力学性质主要强度指标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38.23MPa。和67.85MPa和6179.82Mpa;综合强度为106.08Mpa,属“低”级。  (7)幼龄材与成熟材对胸高处的生长轮宽度、纤维长度、气干密度等指标进行了有序聚类划分出了香椿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13~15年。  (8)对香椿木材的各项解剖性质进行方差分析,生长轮宽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双壁厚、纤维壁腔比、导管长、导管长宽比在5%水平下差异显著,其他解剖分子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9)根据香椿木材解剖指标,它可作为优良的造纸原料;且木材材色美丽,纹理直,易加工,变形小,是优良的家具、室内装饰用材,根据主要强度指标,可作轻型结构用材。香椿生长快,可作为速生工业用材人工林推广栽培。香椿各项材性指标与其他树种的材性比较表明:香椿是一种优良的树种。
其他文献
水土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生存基础,随着人口增长和对资源开发强度的增大,水土流失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乌坝河水库库区水土流失危险性进行
本文以地处典型北方土石山区的峨庄流域为研究区域,以流域1990、1995、2000、2005年四个典型时期的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综合运用“3S”技术(RS、GIS、GPS)和水土保持理论与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是茄科矮牵牛属花卉,多年生常做一年生栽培,被广泛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同时又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MADS-box基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编码
本文以中国沙棘亚种丰宁雄(父本)与蒙古沙棘亚种乌兰沙林(母本),以及二者的杂交子代优选雌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杂交子代沙棘与其亲本之间生长指标、经济指标以及光合生理指标
淄博市四宝山经无序开采后,破坏的山体创面不仅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与山城一体的自然景观,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投资环境,并增加了植被恢复的难度。本文以淄博市四宝山为对
高精度的遥感定量化研究离不开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支持,而地物光谱特征的精细刻画与高光谱数据的光谱定标精度息息相关,刚体位移等因素使得卫星发射后存在光谱漂移,因此对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