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总量近年来连超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并没有出现快速增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缩水,这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直接反应居民福利水平,因此,对于消费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然而,目前有关于消费问题的研究多局限于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两方面: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国内外很少有学者从收敛角度研究居民消费问题;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文献多集中于横截面方法、统计指标法等,未能反应消费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及动态变化过程。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验证居民消费水平收敛性的模型,进而探索我国城、乡居民总消费及各类消费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绝对β收敛性均不明显,而引入收入及相对价格这两个控制变量后两者的条件β收敛均显著,且农村居民的收敛速度要略快于城镇居民;此外,研究还发现,城乡居民的各类消费“敛散性”存在巨大差异,地区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会阻碍消费收敛。本文还利用GeoDa软件及马尔科夫法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转移过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着“俱乐部收敛”现象,即各省市的消费状态相互转移较为困难;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发现我国各省市居民消费水平收敛过程在空间上并不独立,即各省市的消费状态会显著受到相邻省市的消费状态影响。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文章的背景、本文研究意义以及总体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归纳总结了有关于收敛理论的发展历程,并根据不同的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三章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演进过程。利用聚类分析、消费结构变动度及贡献率分析、ELES模型分别描述了我国消费结构的演进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第四部分为本文核心,构建了适用于消费水平收敛性检验的模型并加以验证,此外该部分还利用GeoDa软件、传统马尔科夫法和空间马尔科夫法分别对我国消费水平空间布局及时空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政策建议以及本文的不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