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却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农产品进口总量高居不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进口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近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不断开放,产品来源地全球化和农产品检验力度不足等因素都为我国农产品进口质量埋下隐患。那么,目前中国农产品进口质量如何?进口农产品质量是否存在升级现象?影响我国进口农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是本文研究所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目前在产品质量测度方法、产品质量升级影响因素两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总结分析;其次,运用嵌套Logit模型测算了我国1996—2016年期间的中国进口农产品质量,并在此测算基础上将质量升级定义为进口品种当期绝对质量与其滞后五期之间质量的差值,进而测算出我国进口农产品质量升级情况,同时为了便于国际比较和加总,将质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选取30个样本国家进行质量升级比较;然后通过构建前沿距离模型,分析进口关税和SPS措施两大变量对我国进口农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结论显示:1996—2016年期间我国进口农产品质量总体呈波动上升的态势;进口关税和SPS措施显著正向作用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升级,且进口产品质量升级情况受产品质量前沿邻近程度的影响。质量前沿邻近程度越高的产品质量升级速度相对慢于质量前沿邻近程度较低的产品。同时,质量前沿邻近程度越低的产品质量升级成本越大。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这一结论不会因为不同的质量前沿邻近程度和产品质量的代理变量选择不同而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