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群众保障和实现自身文化权利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提升公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还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行政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解放文化生产力,实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基础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以及公共文化制度体系等众多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根据人民的实际需要,增加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供给,在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同时,也要注意盘活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实行科学的绩效考核体制,从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良性发展。本文以铅山县河口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简单回顾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引入了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以当前河口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为切入点,揭示当前河口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改善河口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要完善河口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与运营,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宣传工作,让更多居民了解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情况,了解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鼓励居民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中来。其次,要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性、参与性和便利性,让群众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内容更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再次,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水平,让政府树立正确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让群众勇于表达自身的文化需求,使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相协调,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实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多元化,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最后,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让有限的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作用;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管机制,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与特点,设置科学的考核指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降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本文选取地处经济欠发达中部地区的河口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的对象,首先,是因为县城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建设中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能够带动周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铅山县是江西知名的文化大县,县城河口镇是著名的明清文化古镇,在地域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河口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城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现状,它所反映的问题,或多或少也是其他同类地区共同存在的问题。对河口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不仅能为广大县城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还能吸引有更多目光关注县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增强县一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再次,学术界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的较大城市,如深圳、嘉兴、上海等,或着眼于更为宏观的安徽等省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或着眼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总体来说,对中部地区的县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空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城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的增长,当前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居民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对于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的顶层设计和相关体系的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